“我不喜欢你《明朗的天》这部戏,你的心思不在戏里,而是为势位所误!命题不痛不痒,演绎分析也不透彻,过去那一箩一筐的隽言妙语都消失了……”当曹禺读到此信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这封措辞严厉不留情面的‘挑刺信’,披沥直陈己见,无所顾忌。
要知道,曹禺先生可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早在解放初期,他就以《雷雨》、《日出》等著名作品享誉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当时,他刚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此刻的他正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是谁敢这样尖锐刻薄地直言批评呢?
原来,写信的是他的老朋友黄永玉。令曹禺不解的是,黄永玉对自己先前的作品一向称赞不已,如今怎么发出如此感慨。身边的朋友纷纷劝曹禺不要理会那些“挑衅”。曹禺听罢笑着说道:“他是第一个挑刺的朋友,我首先得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刺才对嘛!”
于是,曹禺立即把自己的作品找出来,结合黄永玉的意见,认真地研读起来,果然,他在自己的这部作品中,发现不再像以前那样犀利、深刻,而是多了几分浮躁。
他赶忙拿起笔,将自己的作品大刀阔斧地修改起来。修改完后,曹禺愧疚地反省说:“黄永玉的当头棒喝是一味清醒剂啊!”于是他给黄永玉回信说:“知己当如此,长相知不相疑,你的批评让我在鲜花之上保持了清醒和理智,他日一定登门拜谢。”
后来,每当有客人拜访曹禺,称赞他作品的时候,曹禺便取出黄永玉写给他的那封短信,大声念道:“我不喜欢你《明朗的天》这部戏,你的心不在戏里……”曾听到曹禺念此信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回忆说:“曹禺念信的时候,从他严肃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他的人品和艺术一样的高度。”
1978年8月,曹禺花费巨大心血,创作出大型历史剧本《王昭君》,这一次,他主动征求黄永玉等老朋友的意见,并认真修改。上演后,京城一夜之间掀起了一股“曹禺热”。
萧伯纳说:“一个人感到不足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曹禺先生在赞誉面前闻过则喜,主动亮“丑”改错的态度,更显示出他心灵的高度,令世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