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越来越热,困扰猪场的“温难降、湿难控、母难孕、仔难养、病难治”等难题也随即出现。这些难题,使养猪效益变差。如何“破题"? 1 五大难题困扰猪场 1.1温难降、湿难控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因此,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的采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母猪怀胎率和产仔率、公猪的精子质量、仔猪存活率等生产繁殖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各类猪群(除哺乳仔猪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母猪不发情,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降低,分娩母猪表现出烦躁、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失重较多;造成仔猪初生体重较轻,增重减慢、存活率低。种公猪交配和产精能力下降;肥育猪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饲料利用率和猪日增重下降,甚至中暑死亡等。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对猪舍内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1.2母难孕、仔难养 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种公猪性欲下降,情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是导致母猪受胎率低的直接原因。其次,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也会影响配种和受孕。运动量小等,都可出现母猪的死胎和弱胎现象。另外,猪细小病毒病、非典型猪疽、猪乙型脑炎,猪钩端螺旋体病、猪子宫感染、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猪弓形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是导致母猪难孕的重要原因。 母猪难孕,将导致7、8月份配种受胎率只能达到正常受胎率的一半,这将造成当年11、12月份产仔数减少,直接影响来年5、6月份育肥猪出栏数量。 每年的7、8月份都会出现仔猪断奶体重小的现象,同时出现的是转到保育舍后饲养难度加大,天气过热,母猪采食量低,没有充足营养用于泌乳,引起母猪泌乳障碍,进而造成一窝哺乳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1.3病难控 由于夏季蚊蝇多,难以控制,成为很多疾病传播的媒介,很容易造成夏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等病的流行,同时,由于湿热的影响,霉败饲料增多,仔猪腹泻病无法控制。 2 “破题”建议 2. 1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猪舍建筑的隔热、防暑设计主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建筑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将猪舍外墙用石灰水涂成白色,以提高猪舍外表面的反射能力和热散失率,从而减少太阳热能对猪舍内和猪体的传递,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或采取多屋建筑构造等屋顶隔热设计,墙壁的隔热设计用空心砖代替普通粘土砖作墙体材料,可使其热阻提高41%,而用加气混泥土块可提高6倍,采用双层墙体也会大大提高墙体的热阻值。在猪舍外围种植树木、攀缘植物或用芦苇、窗帘、屋缘等遮档阳光直接射入猪舍。 2. 2猪舍的通风降温 2.2.1通风 夏季,对猪舍进行有效的通风可以排出猪舍内的热量,对降低舍内温度有一定的作用。目前,猪舍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建筑中设置合适的进出风口,利用自然风力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将舍内多余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出室外。机械通风目前常采用纵向通风,将风机安装在猪舍的山墙上以便纵向通风,将舍内高温空气用风机排出而将舍外凉爽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当外界气温显著低于猪只体温时,通风可以有效散发猪体的体热,但空气温度高于25℃,通风的降温效果就明显变差,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单靠通风仍不能有效降低舍内气温。所以高温时就应考虑先将空气冷却后再送入猪舍。如利用地下管道、地道等进行通风降温,舍外空气可以先进入地下管道、地道或自然洞穴,再进入猪舍,可将舍外空气降低3—5 0C,舍内温湿度低于85%。为保障地道通风降温方式的效果,往往需要开挖较深的地道,多深达3m—4m,并有足够长度,因此,工程量较大,一次投入也较大,接近于人工制冷系统,但运行费用很低,如有现成的地道(如废矿井、天然洞穴等)可以利用,则会大大降低一次性投入,且这种系统还可兼有冬季取暖的作用,减少猪舍内的四季温度变化。关于通风更多知识请访问 猪场细节管理—通风换气的问题 2.2.2降温 分直接降温和间接降温2种方式。直接降温是将猪舍空气温度降低,常用办法是空调、水帘、冷风机等,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用,尽管加大了投入,不过与其产生的效果来比较,还是值得的。但生产上直接降温的范围很小,一是购买降温设施需要一定的投资,另外直接降温需要全封闭猪舍,而且需要密封良好,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更多的原因是猪舍设计结构不适宜直接降温,因为现在除大型猪场外,多数养猪场仍是开放式猪舍为主,而且结构简陋。
为此,在不能解决整个猪舍降温时,可以考虑局部降温,也就是使猪感到凉爽但空气温度不一定降低。正常情况下,猪体散热方式有4种:辐射、对流、传导、蒸发。在猪降温上面利用较好的只有对流与蒸发2种。对流的方式是通风,风速可使猪感到凉爽,减少热应激;猪与人不同,汗腺不发达,通过出汗蒸发散热效果很差,蒸发散热只能借助水的作用。 下列几种降温方式可以考虑选用:在猪舍周围种植一定量的树木,除了起到绿化作用外,还能起到遮阳作用。在猪舍旁边搭建凉棚,能降低猪舍附近的地温;采用喷头将水以雾状落下,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大,蒸发量大而降温,效果较好;在坡度较大的猪圈,每天在中午时将水放到圈内低洼处,堵严出水口,让猪自由进出水池,热时在水中浸泡,凉快时出来,天黑时将水放出去,这样既能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又能解决猪的降温问题;在饲料中增加食盐的比例,以促进猪多饮水,然后供应温度较低的水,也是减轻热应激的有效办法,有许多药品在猪采食后可以减轻热应激,如料中添加2%一3%的小苏打,或添加200一500mg/kg维生素C或200mg/kg维生素E,或添加0.2%的活性肤,有条件的猪场还可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可增强母猪的抗热应激能力。 2. 3防潮措施 2.3.1不要用水冲猪舍地面 即使必须冲洗地面,也必须在通凤良好的晴朗天气进行,使空气和地面尽快干燥。 夏季产房冲水降温必须考虑方式,否则会得不偿失。笔者认为,夏季产房冲水,必须在通风良好和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也就是冲洗结束后要很快使舍内变得千燥。潮湿的环境对小猪不利,对大猪也是不利的。 夏季热死母猪的时候,往往是高温高湿同时出现的时候。42℃高温而气候干燥,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37℃但湿度大时,母猪却会热死。原因是母猪散热有一个特殊的方式,就是通过吸进干燥的空气,呼出湿润的空气,空气由千变湿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且散去的是母猪的内热。猪的汗腺不发达,很难通过出汗而散热,通过呼吸散热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了。 2.3.2防止母猪玩水 这可以采用变换水嘴方向的办法解决,也就是不让水喷向上方。 2.3.3必要时采取吸湿性能好的材料(如生石灰) 有人会说生石灰会发热,能提高舍内温度,不宜在夏季猪舍使用;其实,使用生石灰利大于弊,一是生石灰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不会使舍内温度明显提高。二是使空气干燥后,母猪吸上干燥的空气,更有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失,也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高温低湿不会热死母猪,而温度没那么高但湿度大时却会热死母猪。 2.3.4降低局部湿度的办法 如果大环境的湿度无法降低,也可以采用降低局部湿度的办法,比如连续阴雨天,舍内外的湿度无法降低,但仔猪保温箱的湿度却可以降低,最简单的办法一是准备充足的干燥垫草,及时更换,二是使用炉火将垫草或垫板烤干。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需要干燥环境的是仔猪,而仔猪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保温箱中或者是铺板上度过的,局部的干燥足以解决潮湿带来的问题。 2. 4母猪保健 2.4.1调整饲料营养 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体增热大于脂肪,因此,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油脂容积小,净能值高,体增热少,是高温条件下猪理想的能量来源,可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 2.4.2高温季节不配种 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力,应避开高温季节配种,可采用同期发情的办法,使大多数母猪集中在气温较适宜的季节配种。 2.4.3做好母猪保健 ①要特别做好围产期母猪的保健工作 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以净化母猪疾病,并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 ②勤观察猪群 及时对出现食欲不振、不食的母猪进行治疗。对便秘的母猪在分娩前2d一3d混料投服1次轻泻剂(如硫酸镁),每头母猪按30g的剂量投放,防止因便秘而缺奶。对发生难产的分娩母猪进行助产和必要的处理。发生中暑的母猪应立即将病猪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急救,用凉水喷洒猪体,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0mL一500mL,维生素CI0mL一20mL。狂躁不安者,肌注2.5%氯丙嗓2m L一4mL。心衰昏迷者,肌注10%安钠咖5mL一l0mL或10%樟脑磺酸钠l0m L ③警惕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 猪对霉菌毒素、变质饲料敏感,如果饲喂了发霉酸败、有毒或有刺激性的饲料,就会引起流产或胚胎死亡。配制母猪饲料时,严禁使用劣质原料。饲养员每夭下班前应对母猪食槽的残留饲料进行处理,以防母猪采食酸化变质饲料。
2. 5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2.5.1抓初乳,过好初生关 仔猪初生时要及时吃足初乳。同时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故应将体弱的仔猪放到胸部乳头吃乳,体强的仔猪放到腹部乳头吃乳,这样可使同窝猪生长均匀。如果产仔多,母猪乳头少,就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设置保育栏、产房,防压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2.5.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仔猪出生后21d左右,母猪泌乳量达到高峰,以后泌乳量逐渐下降。为了及时弥补母乳的不足,应提早补料,一般在仔猪出生后5d一7d开始训练采食,可将有香、甜味的颗粒料或炒焦的大麦、玉米放在仔猪经常出人的场所让其拱咬、舔食。另外可在仔猪2日龄时肌肉注射铁钻剂1mLa试验表明,仔猪补铁、硒可增重7%一10%。 2.5.3抓旺食。讨好断奶关 仔猪30日龄后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其体重迅速增长,食量大增,进入旺食阶段,本着饲料品质好、质量优,少喂勤添的原则,用全价颗粒料补饲5一6次/d。断乳时不应过快地改变仔猪的生长环境。 2. 6加强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是控制疾病的基本策略 2.6.1猪舍卫生环境的控制 环境消毒是切断疾病传染源的根本性措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分为常规消毒制度和非常规消毒制度。常规消毒制度指在没有任何传染病发生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环境工作消毒制度。非常规消毒是无定时的,遇到特殊情况时的消毒制度。其制度的制订,首先考虑原因。环境消毒新技术还包括利用火焰喷射消毒器、冲洗喷雾消毒机及紫外线灯等先进设备进行环境消毒。 消除污染主要是消除病猪、死猪、粪便的环境污染。主要通过EM、生物坑、沼气池3条新技术途径来实现。 ①EM生物制剂 猪圈内的粪尿水可以经过活菌制剂EM处理后成为饮用水。因此,可在集约化猪场化粪池、猪舍的产床下、粪尿沟、漏缝地板下面以及普通猪场的运动场、排粪尿沟、积粪坑、堆粪场普遍利用EM活菌制剂,消除粪便对环境(包括空气)的污染。这是实现外环境控制的新方法、新技术。 ②生物热坑 传染病死猪、病猪对养猪生产存在潜在的威胁,必须妥善处理。利用生物热坑法,尸体在生物坑自行发酵I5d一20d则会变形,4一5个月后全部分解,热坑内温度高达65 C,长期高温可消灭病菌、病毒,分解物可放心地做肥料。生物热坑须设置在猪场的下风区,离水源lkm外较干燥的地方。生物热坑法具有投资少,处理量大,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中、小型集约化猪场使用。 ③沼气发酵 利用沼气池可将猪粪发酵,消除臭味和消灭粪便中的寄生虫,达到改善卫生环境的目的。同时释放出以甲烷为主的混合可燃气体,可供利用。 2.6.2科学的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猪场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包括选址和猪场布局等。妥善处理粪尿和污水。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搬料。采用农牧结合的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措施,对环境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将猪的粪尿直接施人农田,或将粪尿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气物进行分解,既能使土壤直接得到肥料,又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采用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所以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良好。 粪尿污水可以制沼气,沼气是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是甲烷。沼气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照明、作燃料和发电等,发酵后的残渣还可作肥料。使粪污产生沼气的条件是:首先保持无氧环境,利用不透气的沼气池,上面加盖密封,需有足够的有机物,有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25:1;温度要适宜,以35℃细菌活动最为活跃,产气多且快;沼气池的酸碱度保持中性,pH值在6.5一7.5时适宜,酸度大可用石灰石或草木灰中和。沼气积累到一定容积后产生压力,通过管道即可使用。 2.6.3猪场绿化 猪场绿化对改善猪场环境有诸多好处:可以明显改善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可以净化空气,阻留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火、防疫、美化环境等。 2.6.4灭杀蚊虫 猪场易孽生蚊蝇,对人畜有害,因此要定时清除粪尿、垃圾等废气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同时使用杀虫剂或黑光灯(灭蝇灯)等杀灭蚊蝇。 2.6.5注意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 避免水源被污染,一定要重视排水的控制,并加强水源的管理和定期卫生监侧等工作。如果水质较差,应采取净化消毒措施后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