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轮猪价上涨与7月初的反弹行情颇有相似之处。但进一步分析,收储对实际供需影响力度有限,影响更多集中在情绪层面,相较于7月初的反弹来看,本轮猪价上涨的高度及持续性更强,说明当前的生猪市场存在一定矛盾。
10月,国内生猪市场迎来一轮久违的反弹行情。虽然就绝对涨幅来看,猪价反弹力度远称不上趋势反转,但对比历史正常年份,10月的涨幅基本接近正常年份的一轮季节性上涨。非洲猪瘟影响下,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放大。
大猪存栏下滑
在猪价持续下行背景下,养殖企业整体陷入深度亏损,今年5—6月外购仔猪养殖头均亏损接近1000元,并伴有持续扩大的趋势。一般而言,生猪在110—120公斤出栏料肉比相对较低,随后开始明显增加,养殖经济性下滑,因而只有猪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养殖户才会选择压栏。受连续亏损影响,生猪出栏体重也从5月开始一路下行。据样本数据显示,9月生猪出栏体重由此前的138公斤逐步回落至120公斤以下,体重下降速度大于历史季节性表现,反映养殖企业出栏意愿较强。
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生猪存栏4.37亿头,较6月下降约0.3%。一般而言,能繁母猪配种到分娩通常需要4个月左右,因而三季度(7—9月)新增仔猪供应量直接对应3—5月的母猪配种及怀孕情况。3—5月国内母猪存栏基数整体较大,养殖企业配种积极,三季度仔猪大量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三季度生猪存栏量不增反降意味着市场抛售意愿相对较强。与之相对应,商务部数据显示,7—8月生猪出栏同比增幅近90%,达到历史同期高位。
具体分析,9月中旬以来大小猪价差由贴水0.5元/公斤转至升水0.6元/公斤以上,价差涨幅达到1.1元/公斤,说明市场大猪供应比较紧张。受此影响,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增加,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猪价。
需求边际改善
年初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跌,猪肉与其他“菜篮子”商品价格优势开始逐步显现。有关数据显示,7月以来,猪肉与鸡肉、牛羊肉的价差一路下跌,牛肉与猪肉价差达到30元/公斤(往年同期15—20元/公斤),猪肉鸡肉价差3元/公斤(往年同期4—5元/公斤)。
此外,立秋以来,由于不利天气影响,国内蔬菜价格上涨较快,一定程度上促使居民倾向于消费猪肉。有机构调研显示,近期居民采购猪肉意愿增强,由此前的随买随用逐步转向“囤肉”,间接增加了终端及渠道库存。
产能继续释放
整体来看,在各类利多因素影响下,四季度生猪价格将偏强运行。我们认为,本轮猪价下行周期并未完结,高产能高供应仍是当前生猪市场的主要矛盾。回顾近20年来国内几轮猪周期表现,无论基于疫情、政策或养殖利润所引发的周期性变化,一般持续时间都在4年以上,这与生猪的生产节奏及产业特征均有较大关系。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前期生猪行业盈利丰厚,集中度快速提高,这使得养殖企业、养殖户的现金流、筹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以前都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本轮猪周期甚至有延长可能。
从微观数据分析,影响猪价的核心因素在于供应,即生猪的实际出栏量,而其数值大小直接取决于母猪产能,因此按照10个月的生长周期来测算,明年5月前,生猪可供出栏量大概率仍是上行周期,后续出栏下滑速度将相对缓慢。从大方向来看,猪周期仍未走完,当前的猪价上行是反弹而非反转。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