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发言人介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总的来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系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是对国民经济一次高质量的“体检”。
据相关发言人介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这次普查充分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普查过程公开透明,全流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及时查处普查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普查结果真实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第二,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取得的新进展。第三,准确反映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的新成效。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了1093.2万个,年均增长14.9%。产业活动单位2455万个,增加了1151.5万个,增长了88.3%,年均增长13.5%。第四,全面反映了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培育壮大的新进展。这次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法人有6.6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比2013年增长了37.9%。全国有11.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新产品开发,比2013年增长了97%。第五,为制定重大发展目标和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我国正处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对经济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摸清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改革任务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统计局将会同各有关方面用好普查数据,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