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就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认真、建设性的讨论,并取得原则共识。双方讨论了下一步磋商安排。
此前,智利方面对外宣布将取消原定于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由于外界猜测中美领导人很有可能在智利峰会上会晤,并就解决贸易摩擦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智利宣布取消举办峰会让中美经贸磋商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商务部10月31日在其网站上刊发了一则新闻发言人声明。声明称,中美双方经贸团队一直保持密切沟通,目前磋商工作进展顺利。双方将按原计划继续推进磋商等各项工作。
商务部的声明无疑向外界释放了清晰的信号:中美经贸磋商进展顺利,所有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智利取消举办峰会并没有对中美经贸磋商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事实上,尽管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但中方的立场一直没有变。中国一方面坚决主张通过磋商解决分歧,另一方面也在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
在自贸试验区方面,新一批6个自贸试验区在今年8月设立,至此中国已经建立了18个自贸试验区。在自贸协定方面,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于10月正式签署,成为中非之间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国自贸区网络建设不断推进。此外,通过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在全球贸易额走低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前三季度依然保持着2.8%的增长率,中国经济则在同期保持了6%的增长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水平。
更为难得的是,在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一直兑现着“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承诺: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保障内外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限制……不仅如此,中国还大幅缩减了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清单又减少了20%,目前在全国版清单中只有40个行业受到禁止或者限制。
10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从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20条稳外资政策措施,涉及50多项具体举措。其中包含继续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取消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加快金融业开放进程、优化汽车外资政策、着力营造公平经营环境等重要内容。
扩大开放让中国的营商环境更为优化,这一点也在国际组织的数据中得到印证。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报告中,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比去年提升15位,跃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四十,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报告发布的两天前,中国正式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的出台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连续两年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15个主宾国、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和4000多名政商学界和国际组织代表将分别亮相国家展、企业展和虹桥论坛,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活动更丰富将让第二届进博会再次成为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最佳例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采取的是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开放中发展自身,也让世界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