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反弹 养殖户热情恢复
眼下,猪肉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但部分省市因国家启动预案调控生猪市场,近期,生猪价格却逆袭反弹,呈逐渐回升发展趋势,目前已上涨至15元/公斤,涨幅达25%。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养殖户养猪热情恢复,甚至一些退出生猪养殖的养殖户又重新加入其中,那人们不禁疑惑,长期的生猪价格低迷现象,能否因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持续升温,抑或只是昙花一现?
预案调控效果逐渐显现 猪价、猪粮比开始止跌回升
今年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快速走低,养殖效益不断下滑,给养殖户造成极大损失。为调整市场价格,国家启动预案调控生猪市场,一定程度上使得生猪存栏量减少,拉动市场供求。据猪e网了解,近日,预案调控效果逐渐显现,猪价、猪粮比开始止跌回升。
市场供过于求 猪价走向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随着气温的上升,接下来的7、8月份是是肉类食品消费的传统淡季,与此同时,代表供给能力的能繁母猪存栏数仍处于高位。5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4758万头,环比增加0.2%,全国能繁母猪存栏5013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1.7%,较历史均值高出3.07%, 而且,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大规模淘汰母猪的现象,未来2月不会出现猪肉供给不足的现象。
如果考虑到近期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出现的企稳上涨迹象,生猪的养殖成本将会上涨,这可能导致畜禽养殖业盈利水平下滑。从而在猪价不变的情况下,猪粮比价会迅速下降重新回到亏损状态。
从目前来看,今年3月以来国家对生猪的调控,人为的延长了生猪市场继续低迷的行业状态,从历次调控的影响看,国家冻肉收储等措施短期内能够有效的减缓价格波动,而决定价格走势的核心力量是供需形势。因此,不能排除以下可能,猪粮比价重回盈亏平衡点只是暂时现象,进入7月份猪粮比价可能出现震荡筑底,9月份,在消费增加及市场自身调节等因素等影响下,国内生猪价格有望正式进入上行通道。
总结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国家宏观调控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经济运行调节方式,但影响行业正常健康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纯的国家调控手段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容易造成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市场回暖假象,给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猪肉收储计划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只是暂时的,猪肉市场还是要依靠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及增强市场自身调节能力二者相互协调才能良性运作。第一:国家应有效的调节市场,协调各生产环节因素,完善各项生猪补贴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相关政府应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合理调整生产建议,同时按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合力的原则,制定中央储备冻猪肉分批收储计划,积极应对生猪价格低迷市场状态;第二:广大养殖户应以积极心态面对市场风险,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了解市场需求,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疾病蔓延,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做好产销对接,适时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