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挫折、第一桶金、成功、造神、巅峰、陨落,此类人生跌宕欺负的曲线交织演绎着30年来中国市场的成长奇迹。这类故事总让平常百姓津津乐道,当然其中最具眼球效应的无疑是富豪榜上更迭的“首富”们的传奇。
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原生切片式”的代表人物,刘永好是顶着“首富”的光环进入人们的视线。很多人是听到刘永好这个名字时才知道“首富”这个概念,当然也是刘永好以他“静水流深”的人生将“首富”演绎为平实无奇的一个词。刘永好个人唯一授权、由传记作家周桦撰写的《藏锋刘永好传》用近似于纪录片的朴实笔法为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首富。该书将刘永好书生下海到纵横商场的经历娓娓道来,不经意间为我们揭示出首富长青的管理法则?
成功接着衰颓,创新然后怠惰,对于众多曾经辉煌却又跌落不振的企业家而言,成功的魔咒大多离不开这三点:机会太多迷失方向,故步自封不能开创超越性的局面,管理者一言堂看不到路人皆知的陷坑。简言之,大家能够创造成功,却难以管理成功。而刘永好作为中国商界稀有的长青首富,在事业成功之后的三大自我管理法则颇值得国内企业界借镜。
第一,坚守与强化战略定见。
刘永好的事业疆域,发轫于小小的鹌鹑蛋,逐渐发展至覆盖饲料生产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并迅速跨界到金融、地产、化工、乳业等多个产业。众多首富们干过的事情刘永好一样没落下,而且都做得风生水起。刘永好的事业扩张不乏大手笔,却能不动声色地构建起新希望这一并不张扬的企业王朝到如今很多人听到刘永好三个字时,第一联想或许还是:养猪的。刘永好似乎并不忌讳这一点对主业的强化与守望,是其事业长青的根源。
刘永好起家于农业,扎根于农业,集团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心也在农业。刘永好始终坚持“有限多元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原则,多元化发展除让资本创造更大的价值外,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要以其他产业的盈利巩固其主业饲料业的产业平台;在金融、房地产、化工等副业领域博得满堂彩时,他却谨慎地选择了与饲料业息息相关的乳业作为第二主业:乳业的奶源来自养殖业,而养殖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饲料业。
常言道“定能生慧”,管理者的智慧也离不开一个“定”字。创意性的农产品营销、现代营销体系的构建、光彩事业的开创……刘永好很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做法便是“定能生慧”四字的最佳证明。
第二,持续放大视野与格局。
定见与视野似乎是一组对立的概念,但善于学习的刘永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曾经的传奇人物禹作敏在中央电视台讲大邱庄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大邱庄的农业发展已超过美国。刘永好认为禹作敏失败的症结在于眼界太小。刘永好曾经给秘书出了道题: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怎样安排时间?答案是:1/3的时间在国际国内走动交流;1/3的时间研究企业发展战略;1/3的时间打理内部事务,与下属在一起。第一个1/3触动了刘永好,促使他不断地走出去。在这部传记中,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构成了刘永好人生的一道主线。他像海绵一样从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身上吸取“知识”,并迅速转化为实践行动。
内地民营企业中最早注册企业集团、最早上市、最早进入金融产业发起创办民生银行,刘永好视野的放大带来的是企业战略格局的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