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滇南小耳猪
作者:西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5 17:20:41  文章录入:chengyaya  责任编辑:chengyaya

 

滇南小耳猪产于云南省的勐腊、潞西、干山等地,主要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河口)、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西畴、马关、富宁)和玉溪市(元江、新平)等地。滇南小耳猪包括德宏小耳猪或景颇猪、僳匕猪、勐腊猪或爱尼猪、丈山猪或阿尼猪。

一、体型外貌

滇南小耳猪体躯短小、耳竖立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另外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按体型分大、中、小三型。小型猪群众称为"细骨猪""冬瓜猪""油葫芦猪"。体型短小,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四肢短细、直立,蹄小竖实。

二、品种性能

滇南小耳猪性成熟较早,公猪3月龄、母猪4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7.7±0.17头,产活仔数7.25±0.16头,初生窝重4.93±0.10头;经产母猪相应为:产仔数10.12±0.09头,产活仔数9.91±0.09头。在山区饲养滇南小耳猪以放牧为主,多采用"先吊架子"后集中粮食催肥的方式饲养,饲养期1.52年,体重可达80100公斤。滇南小耳猪数量大,分布广,能适应湿热气候和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高、皮较薄、肉质好的特点。但性情较野,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