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re等(1946)首次报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日增重。自此,人们对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业,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不科学地滥用,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及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了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我国是畜禽生产大国,但由于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0.9%-l.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抗生素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已成为畜牧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现状 化学工业学会和制药工业学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养殖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作鸡、猪、肉牛的饲料添加剂。王云鹏等对国内5省、市进行的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调查表明,饲养场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包括B一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胺类的克林霉素等。在第10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副主任马越研究员曾指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 1.1盲目、随意用药问题突出。 据调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被应用于无使用特征、治疗单纯病毒感染、预防用药超过规定的时间、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等现象比比皆是。目前,我国养殖户(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郊区,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没有或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兽医知识,不懂得合理用药的方法,不清楚抗生素残留的危害,部分养殖户仅凭着经验饲养,畜禽无病“防病”意识太强,诊断疾病水平较低,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随着畜禽疾病的复杂化,诊断难度的加大,滥用药率高达60%~90%。 1.2过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情况普遍存在。 养殖者传统的思想认为:兽药质量较差,含量不足,使用药物多多亦善,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加大抗生素使用剂量和长期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据了解,少者,用药剂量加大2倍~3倍;多者,加大数倍至十几倍。同时,—些兽药厂家为了提高销售量,使用非常用的兽药名称,以冒充新药,蒙骗养殖户的现象以及随着复方兽药的大量涌现,经销商推荐用药程序的“详细周到”,也加剧了抗生素的过量和长期使用的现象。 1.3使用禁用抗生素现象时而发生。 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公布了一些在畜禽生产中禁用的药物。如农业部2002年4月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其中明文禁止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在所有食品动物作所有用途的使用。但在兽药监督检查或养殖场中时而能够看到,其使用依然禁而不止。 1.4人药兽用现象依然存在。 《兽药管理条例》明令禁止人药兽用。在生产中,由于兽药抗生素的品种较少,或人们担心兽药的质量,往往使用医用药物。张莉等对哈尔滨市郊30户肉鸡养殖户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土霉素的添加率达到l00%,在使用土霉素的同时,80%的饲养户同时使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而这些药物均是人类用药。同时,我国许多制药厂家具备模仿生产高端抗生素的能力,使得兽用抗生素的更新几乎与人类临床用抗生素同步。因此,在现代宠物的临床治疗、鸡、猪的饲养中,使用人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品种涉及到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各种抗生素。 1.5兽用原料药直接使用情况屡禁不止。 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直接使用兽药原粉(即原料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畜禽死淘率增加、生长迟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药物残留等,给畜禽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带来诸多隐患。林春珍通过对50位水产养殖场技术人员的询问,其所使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诺氟沙星等l0多种,而这些抗生素,几乎属于原料药或部分为人用的处方药。 1.6药物配伍不当现象明显。 养殖户为使动物疾病早日康复,不合理的使用几种抗生素药物。中国养殖技术网对某动物门诊236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占77.5%,使用频率较高的有β-内酰胺类。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约占使用抗菌药物总数的50%,其中不乏不合理配伍,表现在单纯性病毒感染同时开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配伍使用。如青霉素加头孢氨苄、林可霉素加红霉素等。由于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性质不同,配伍不当或用药不合理。轻者,达不到理想的疗效;重者,加大药物的毒副作用。 1.7不按规定休药期使用。 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有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但是部分养殖户(场)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休药期执行。 2抗生素安全性问题 2.1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 畜禽的细菌耐药性日益复杂,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了二重或多重感染,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陈杖榴等对广东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从鸡、猪、牛、饲养员和环境等分离大肠杆菌l524株,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环丙沙星等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动物源分离的大肠杆菌普遍存在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这与动物用药的强度、频率呈正相关。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机体内有益菌群生长,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致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过去较少患有的细菌病频频发生。 2.2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2.2.1过敏和变态反应。 刘渠等对深圳市龙岗区64份肉类样品中庆大霉素的残留检测结果显示,9份超过标准,阳性率14.06%。不久前,我国卫生部门曾对市场上135份鲜奶和60份奶粉进行检测,其结果是l35份鲜奶中有30份含残留抗生素,阳性率达22%;60份奶粉中2份有抗生素残留,检出率为3.3%。研究发现,残留于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有的经过加热而失活,但对于性质较稳定的抗生素(如链霉素、新霉素等),虽经烹饪也不能破坏其在动物产品中的存留,甚至有的药物,如四环素的降解产物具有更强的溶血或肝毒作用。人经常食用含抗生素的动物性食品,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急生血管性水肿、休克甚至导至死亡。 2.2.2造成人类病原性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关于耐药性由动物传给人类的相关证据都是基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感染,可以通过食物链或污染的环境来传染人,这些感染通过肠道菌而使人发病。动物畜产品药物的残留可能使人类病原菌长期接触这种低浓度的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使这类药物防治人类疾病的疗效降低。1972年,墨西哥有l万多人被抗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感染,导致l400多人死亡。l992年美国有l3300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最新研究表明,畜牧业抗生素滥用是人畜共患病之源。在荷兰,人类“超级病菌”(MRSA,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中20%感染自一种最初仅出现在猪体内的新型病毒。发表于《美国医学协会学刊》的研究认为2005年全美有l0万例“超级病菌”病例,其中有1.9万例致死。 2.2.3“三致”作用。 某些抗生素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其主要通过肉、蛋、奶进入人体,引起病变,如氯霉素能够损伤人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粒状白细胞减少症、肝损伤等,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3破坏了生态环境。 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被排泄到环境中仍能稳定存在很长时间,从而造成环境中的药物残留。研究表明,链霉素、土霉素在环境中不易降解,螺旋霉素低浓度降解很快,但浓度高时需6个月才能降解完,杆菌肽锌在有氧的条件下完全降解需3~4个月,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据报道,动物养殖场污水处理池中红霉素、复红霉素、磺胺甲恶唑浓度可达6g/L,这些药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3.解决对策 3.1加大对养殖生产者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 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推进阳光工程,积极向养殖户(场)普及养殖专业知识,大力推广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重点搞好优质畜禽品种的选育和普及、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实施生物安全和免疫接种来预防疾病,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加大药物残留及耐药性对动物与人潜在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 3.2推行养殖资格准入制度和官方兽医制度,提高饲养及管理水平。 现代畜牧业是集资金、技术于一体的高风险的行业。养殖者不仅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养殖技术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通过推行养殖资格准入制度和官方兽医制度,调高养殖门槛,提升养殖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管理水平,从而消除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3大力实施兽药GMP认证制度。加强抗生素生产的源头管理,提高兽药质量的整体水平。 国家政策上要积极鼓励科研单位、兽药企业研究开发高效、无毒、无残留、安全的动物专用抗生素新品种,并克服目前抗生素存在的缺点,提高我国兽药质量的整体水平;管理上要加大实施兽药GMP认证制度力度,严格审批新兽药,规范兽药的名称,加强对禁用药物品种的监管,使我国兽药的研制、推广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4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制度与兽药管理处方制度。 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制度,可提高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在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免疫接种等方面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在养殖和兽医临床中,可仿效欧美国家的兽药分类管理的做法,将兽药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对人和动物容易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抗生素,必须凭兽医处方购买和使用,从而杜绝滥用药的现象。 3.5完善兽药监控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近几年,多宝鱼中氯霉素的残留等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我国兽药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建立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全程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规,加大对违法使用抗生素现象的处罚与打击力度。 3.6积极开发抗生素添加剂替代品,推广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研制和使用对人和动物健康安全的、无污染、无残留的抗生素添加剂替代品(如中草药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等),减少养殖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规避由于使用抗生素而引起动物食品安全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