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
肉牛作为肉用品种本身,按体型可分为大型品种、中型品种和小型品种;按早熟型可分为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按脂肪贮积类型能力可分为普通型和瘦肉型。一般小型品种的早熟型较大,大型品种则多为晚熟种。不同的品种类型,体组织的生长形式和在相同饲料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仍有不同的特点。早熟品种一般在体重较轻时便能达到成熟年龄的体组织间比例,所需要的饲养期较短;而晚熟品种所需饲养期较长。肉牛体组织生长的不平衡性,其原因是小型早熟品种在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的同时,脂肪也在贮积;而大型晚熟品种的脂肪沉积在骨骼和肌肉生长完成后才开始。
二、性别
造成公母肉牛犊的生理特点显著不同的原因,是由于雄激素促进公犊生长,而雌激素抑制母犊生长。公母犊牛在性成熟前由于性激素水平较低,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区别,而从性成熟开始后,公犊牛生长明显加快,肌肉增重速度也大于母牛。颈部、肩胛部肌肉群占全部肌肉的比例高于阉牛和母牛,第十肋以前的肌肉重量公牛可达55%。而阉牛只有45%。公牛的屠宰率较高。但脂肪的增重速度以阉牛最快,公牛最慢。
三、年龄
牛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平衡性,不同的组织器官在不同的年龄时段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一般生长期饲料条件优厚时。生长期增重快,肥育期增重慢。生长期饲料条件贫乏时,生长期营养不足,供肥育的牛体况较瘦。在舍饲料下充分肥育时,年龄较大的牛采食量较大,增重速度较低龄牛高。但不同年龄的牛增重的内容不同。低龄牛主要由于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的增长而增重,而年龄教大的牛则主要由于体内脂肪的沉积。由于饲料转化为脂肪的效率大大低于转化为肌肉、内脏的效率,加之低龄牛维持需要低于大龄牛,因此大龄牛的增重经济效益低于低龄牛直接肥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