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早哺喂初乳 犊牛出生后用干净布或干草擦干身上的粘液,以免感冒造成肺炎,并尽早哺喂初乳,一般出生后0.5—1小时,最迟不超过2小时哺喂初乳。对纯肉用牛和杂交肉用牛,一般采用随母哺乳方法培育犊牛,出生后能站立时,引导犊牛吃初乳,具体做法是:将犊牛头引至乳房下,挤出乳汁于手指上,让犊牛舔食,并引至乳头,使犊牛吮乳。对肉乳兼用牛或乳牛加肉牛生产相结合的模式生产的犊牛,通常采用人工哺乳。利用乳桶或奶瓶饲喂,日哺乳量占体重的12—16%,分3次等量供给,保持温度35—38℃,以防犊牛下痢。 二、补饲植物性饲料 犊牛出生两周左右补饲植物性饲料,以利于刺激瘤胃生长发育,降低培育成本,并有助于以后产肉潜力发挥。投喂优质幼嫩青干草,自由采食;补充犊牛开食料(开始料中应包括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及E),开始日给量20克左右,以粉料形式供给,或拌入奶中,适应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用量,以不下痢为原则,2月龄时0.25—0.3公斤,3月龄时0.5公斤。另外,1月龄后可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青贮饲料。 三、哺喂常乳 肉用犊牛、杂交肉用犊牛一般采用随母培育,具有方便、减少消化道疾病等优点,缺点是不易掌握母牛产奶量。因此,要注意观察犊牛生长发育情况,作好母牛催乳工作,保证母牛有充足乳汁哺喂犊牛;若乳汁不足,可补饲犊牛料或代乳料。检查母牛是否患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防感染犊牛。人工培育犊牛,常乳用量按体重12%供给,分3次饲喂,禁止用变质乳喂犊牛,未经处理的冰冻牛奶不能饲喂犊牛。 四、及时断奶 犊牛培育过程中,母牛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3个月内,若营养限制程度较严重,生长发育受阻,以后难以进行补偿生长,形成“大头牛”。故必须供给充足的全价营养物质,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论是随母哺育犊牛,还是人工哺育犊牛,均应补饲配合精料(犊牛开食料),逐渐减少哺乳量,相应增加开食料喂量,当犊牛在3—4月龄时,能采食0.5—0.75公斤开食料,即可断奶;若犊牛体质较弱,可适当延长哺乳时间,增加哺乳量。犊牛随母哺育时,传统断奶时间为6—7月龄。哺乳后期,犊牛可饲喂大量优质青干草、 青贮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根据青粗饲料品质好坏,精料用量占日粮的20—40%,断奶后,用配合精料逐渐代替开食料,干物质进食量占体重3.0—3.5%,日粮中粗蛋白占18—20%,可消化养分占75%,供给充足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及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