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农业院校与兽医科研院所的检测发现,猪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以流行性腹泻(PED)为主,少数猪群中也检测到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某研究所在22个发病猪场105份病料中检出流行性腹泻病毒为65.7%、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27.6%、轮状病毒为25.4%,有的猪群中还检测出杯状病毒。除外,在部分病猪群中还检出圆环病毒2型、兰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多数病猪群中都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新生仔猪腹泻综合征(NPDS)”之说。由于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加之猪群处于免疫抑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的存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早春季节日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以及母猪营养不佳,产仔后乳水不足,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饲养环境恶劣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本次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次疾病发生的严重性是否与新出现的毒力最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2型毒株(PED2)感染,继发高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有待进一步证实。引起猪只腹泻的原因很多,除了病毒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猪瘟及伪狂犬病等)、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寄生虫性腹泻(猪球虫、隐孢子虫、蛔虫、类圆线虫、鞭虫和棘头虫等)之外,还有许多非病原性因素也可引发仔猪腹泻,如过多的饲喂高蛋白日粮、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等)与矿物质(微量元素锌、硒、铁、铜等)、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毒物质(酸、碱与砷等化学物质)中毒,以及气候多变,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管理不科学等都可造成腹泻。临床上要全面分析,找出主要因素与诱发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方可有效的防止猪只腹泻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