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 技术概况:我省2011年良种蛋鸡存笼约1亿多只,鸡蛋产量达135万吨。但规模化蛋鸡养殖目前普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养殖规模较小,蛋鸡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二是鸡场设施普遍简陋,以手工劳动为主,养鸡生产的环境控制能力差,蛋鸡生产水平普遍较低。三是蛋鸡生产的疫病防控难度日益增大,防病成本越来越高。四是生产条件的简陋导致蛋品质量低端化,与社会对鲜蛋质量要求的高端化不相适应。
实施该模式为一栋标准化鸡舍,采用封闭式结构,饲养蛋鸡5000只以上,实行湿帘风机、喂料机、清粪机3机配套,可以控制鸡舍环境与养鸡生产的小气候,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实现蛋鸡养殖的优质、高产、高效,推动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产增效情况:推广应用蛋鸡153模式,只平增收8-10元。
技术要点:(1)相对湿度:育雏前1~2周65%~70%,以后55~65%。
(2)温度:育雏前1~3日龄35℃,4~7日龄33℃,8~14日龄30℃,以后每周降低2℃,直至降到自然温度。产蛋期间保持鸡舍温度于8~30℃之间。
(3)密度:育雏平养每平方米25~30只,育成每平方米8-10只。制式笼养按笼具配套定额标准。
(4)光照:雏鸡入舍后前3天23~24小时光照,4日龄后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15日龄后每天减少半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条件下直到降至自然光照;封闭式鸡舍条件下,每天保持8小时光照。自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0.5-1小时光照,直到每天16小时光照为止,保持恒定。蛋鸡饲养到60周龄时,再增加1小时光照,使每天总光照时间达17小时。光照度1周龄内每平方米4~5瓦,2~20周龄2瓦,21周龄至产蛋结束2.7~3.2瓦。
(5)断喙:7~10日龄时进行。上喙切二分之一,下喙切三分之一。此外在转群前后可进行一次修正断喙。断喙前后各2~3天,应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3毫克维生素K,同时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断喙后几天内饲料、饮水的添加量应多给。
(6)体重均匀度控制:3~18同龄每周进行一次称重,大群抽测3%,小群抽测5%的鸡群。平均体重±10%的鸡达85%以上为合格。并根据鸡群整齐度情况,注重合理分群和调整饲养,以提高鸡群的整齐度。
(7)转群与投喂预产期料:育成鸡一般16~18周龄后进行转群。18周龄应更换产蛋前期饲料,饲料的含钙量应提高到2%,粗蛋白水平16%~16.5%,这种饲料持续投喂到产蛋率达5%。更换饲料应由少到多,一周内逐步更换完毕。
(8)营养需要:按照蛋鸡不同生长、生产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推荐使用专用商品饲料。使用商品饲料时须与饲料供应商签订饲料质量承诺协议。
(9)疫病防控要点:①鸡场大门口、生产区出入口、鸡舍出入口必须采取强制性消毒措施。②鸡场只饲养同类家禽,不饲养其他畜禽。③鸡粪、病死鸡采取无害化处理。④饮用水宜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水井须离养鸡生产区200米以外。⑤一个场区一个批次,一个批次同一日龄,做到彻底的"全进全出"。⑥每养一批鸡后,按照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干燥→熏蒸的鸡舍处理程序清洁消毒鸡舍,并使用2种以上消毒剂。⑦预防性用药及鸡群保健。10~60日龄可在饲料中交替使用抗球虫药物。育雏、育成期可选择使用抗生素防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慢呼,产蛋期间的蛋鸡保健推荐使用抗生素替代品。⑧做好免疫接种及抗体监测工作。
适宜区域:全省范围内均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