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提高野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作者:牧野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0 8:30:33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在给一些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中,多数养殖户反应养野猪繁殖率太低,有的1窝仅能产3~4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野猪的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野猪繁殖过程的3个方面,即公、母野猪的选择、饲养及抓好繁殖环节,综合说明提高野猪的繁殖性能,供养殖户参考。
    一、选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前提
    1、种用公野猪的选择:外貌要求毛色呈灰黑色或褐红色,毛粗稀,耳尖小,嘴尖长,头部和腹部小,脚细高,背直不凹,牙齿尖锐。同时要求性征表现明显,前躯深广,性机能旺盛,睾丸发育匀称。在18月龄以上耐粗饲,采食速度快,食量较大,不挑食,这样的公野猪有较强的配种性能。另外,也可从刚配完种的母野猪的阴部采集精液进行精子质量检查,其密度虽然不到家猪的一半(每微升在10万个以内),但要求精子活力必须在0.6以上。
    2、种母猪的选择:养殖野猪,提高繁殖率不能以牺牲肉品质(浓郁的野味)和降低纯度为代价。用本地母猪作母种,虽然产仔数可以提高,但应注意其 后代纯度至少不低于25%;否则,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会下降。要求母野猪在出生后5~6月龄、体重达40~60kg才可配种。在考虑纯度的同时,要求母野猪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种用体况,面容清秀,结构良好,吃食快,精神好,母性强,有效乳头不少于4对,乳房、乳头和阴部发育良好。经产母野猪要求无流产、死胎记录。
    二、 养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础
     1、养好种用公野猪
    (1)、防止公野猪过肥:公野猪原是野生兽类,以树叶、野草为主食,人工饲养的饲料中60%~70%应为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而有些养殖户用全价饲料来喂养公野猪,前期生长没有限制饲量,营养水平过高,致使公野猪过肥,造成公野猪爬跨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因此,对公野猪要进行适当地限制饲养,以青绿饲料为主,加强运动。
    (2)、供应均衡营养:公野猪需要较多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日粮中其含量不足或失衡,会影响公野猪的体质和精液品质,造成精液少而稀,精子发育不全、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因此,鱼粉、豆粕、虾、蚕蛹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应常年充足供应,交配期可补充1~2枚鸡蛋或1杯牛奶,多喂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青绿饲料;平时要注意补充骨粉、矿物质或贝壳粉等,这对提高公野猪精液的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3)、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有些养殖户过度使用公野猪,或没有强制公野猪运动,致使公野猪体质下降,造成厌配或拒配。对这样的公野猪应该加强运动,每天让其进行1~2小时的运动,距离可为1.5~3km,这是增强公猪体质、保证其旺盛性欲、提高精子活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2、养好配前野母猪
    俗话说“配前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保证母野猪的中、上等膘情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母野猪产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卵子,从而达到多产仔、产壮仔的目的。为此,要对膘情异常的母野猪进行调整,瘦弱的母猪应适当加料、特殊照顾,使其及时复膘;过胖的母猪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此时应减料;还要保证母野猪正常的营养需要,要注意营养比例的平衡,配种前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动物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在配种前10天对母野猪加喂1kg左右的精料,实行短期优厚饲养,能增加排卵数,提高卵子质量,利于受胎。实践证明,配前放牧,使母野猪接触阳光、土壤、新鲜空气等,能促进发情和卵子成熟。

     三、抓好野猪繁殖环节管理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
    1、重视配种工作,充分发挥公、母野猪的繁殖潜力
    由于野猪灵敏度比一般家猪高,故只能用本交(自然交配)法配种,当母野猪发情、允许公野猪爬跨后即可配种。在发情并允许公猪爬垮后的12~24小时内配种均有效。野母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时,再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母猪后臀部,而其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公、母野猪配种时间约需40分钟,比家猪略长。根据经验,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8小时后再重复交配1次。母野猪发情适合交配时,也可将公野猪赶入母野猪圈内1~2天,此时公野猪夜间可多次爬跨、交配,可显著提高母野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母野猪发情周期一般为18天,如果不再发情,证明已交配成功;如果又出现发情,说明未怀上,要及时抓漏补配。
    2、做好妊娠母野猪的防流保胎,确保繁殖成功
    一般来说,整个母野猪妊娠期间有2次易流产期,即妊娠期的前1个月和后1个月。这2个时期如果受到某种流产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流产。为此,要保证妊娠母野猪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为其创造一个逍遥的运动环境,从而增强妊娠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抵抗流产因素的能力。饲养人员要看护好妊娠母猪,不打、不惊、不追、不吓,从而减少应激。喂饲前要检查好饲料的质量,做到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有毒的饲料。要分小群饲养,最好1猪1圈,保证妊娠母野猪不挤、不压、不咬架、不 强夺弱食,确保繁殖成功。
    3、做好母猪分娩护理,提高仔猪成活率
    虽然母野猪分娩是其繁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与仔猪成活关系重大,是提高仔猪成活率“过3关” (初生、补料、断奶)中的第1关。因此,母野猪分娩前的各项准备也非常重要。产房和饲具要在前7天用2%的火碱进行喷雾消毒,冬季要完善产房的保暖和增温设施,应使产房内温度达10℃以上,最好在产房内设置仔猪保温箱,温度以15~20℃为宜。在预产期的前4~5天,将妊娠母野猪调入产房。野母猪进入产房的同时,要用2%的敌百虫喷雾驱虫,防止体外寄生虫传播给小猪,并备好碘酒、药棉、断牙器等接产用品。最后要搞好接产工作:多数母野猪在垫草上侧卧努啧后将仔猪顺利产下,与家猪不同的是野猪的后腿和臀部先产下,产下后及时清除仔猪口腔中的粘液,擦干皮毛。断好脐带(在距腹壁5cm处用手指掐断,然后用5%碘酒消毒)并辅助仔猪及早吃到初乳,要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做到均匀生长,力争全活、全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