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获利的关键——母猪的繁殖效率
猪场能否获利,关键取决于其母猪繁殖率的高低。母猪的繁殖效率涉及发情、排卵、受精、妊娠、分娩和哺乳几个方面。不同猪场间母猪的繁殖效率差异极大,如以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作为评估繁殖率的指标,其可能的范围在10 至22之间。猪场的经济利润是随着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增加而增加的。无生产能力的母猪会消耗饲料、浪费人工和猪场的饲养设备。以一个万头猪场生产所需的母猪数为例,如每头母猪每年生产20头断奶仔猪,则该猪场所需的母猪数为500头,但如每头母猪每年只生产16头断奶仔猪,其需要的母猪则为625 头。两个猪场间相差125 头母猪。一般情况下,每头母猪每年要消耗1吨饲料,猪场为这125 头母猪就要多花费125吨的饲料。其他人工和母猪的饲养设备尚未包括在内。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是猪场盈利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就谈一谈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重点和饲养管理的配合。
1 合理淘汰更新母猪
任何一个猪场,母猪是生产核心。但是母猪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3-5胎繁殖成绩最高,5胎后逐渐减少,8-9胎后则需淘汰并向母猪群中引入青年母猪以确保整群高水平的繁殖成绩。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符合要求的母猪随时都要淘汰。母猪淘汰的原因很多,可见以下几种:
青年母猪10-11个月不出现发情反应,注射PMSG(孕马血清)或PG600也未见其有反应者;母猪断奶后超过14天未发情,注射PMSG或PG600的两次未出现反应,从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时间超过2个月,年产窝数1.8以下者;断奶3个月以上妊娠检查未见受胎但又不出现返情现象者;三个发情周期内交配不受胎者;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者;连续两胎断奶仔猪头数都在7头以下者;异常分娩连续2胎以上者;连续两胎断奶仔猪头数都在6 头以下者;外阴部和乳头形状不规则,性能不良者;四肢障碍,行走困难者;传染病和慢性病难以治疗者;9胎以上的老龄猪,等等。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的母猪都需及时淘汰更新补充。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的母猪都需及时淘汰更新补充。大多猪场的资料表明,母猪约39%是由于年龄老化和繁殖成绩不良而淘汰的,约50%是由于饲养管理的原因(肢体损伤、不发情、不受胎、产仔数少、流产等) 造成的。所以充分供给营养平衡的饲料,提供良好的畜舍环境以及确保留种母猪具有强健的肢蹄结构,都是每个猪场平时选种和饲养管理须加注意的问题,降低母猪死亡和淘汰的比例,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要内容。
工厂化猪场,母猪每年的淘汰与补充都应控制在20%左右。在高产群未形成之前,淘汰与补充的数量可高些。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左右的青年母猪,而且整个猪群的平均产次以不超过4 次为宜。
2 适当提早初配日龄
什么时间和体重给青年母猪初次配种,正式投入使用是决定该母猪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否连续保持高产,能否延长其使用年限的关键。目前一般选留母猪的标准是5月龄达到90kg,而至少在8月龄体重达到130kg前就已经有二次或三次发情,并配了种。如何适当提早在8 月龄之前配种,就应在青年母猪体重70kg时,先选取10头为一小群同栏饲养,每天利用成熟公猪与该栏青年母猪接触10-20分钟作激情刺激。如此,部分青年母猪在2周内就可能有第一次发情,发情母猪再与其他青年母猪10头群养,引入公猪激情。部分青年母猪就会有第二次发情,这时可依体重和需要在第二次发情时配种或第三次发情配种。在此期间,青年母猪的饲料喂量应在2 kg以上,饲料蛋白质含量14% ,消化能12.97 kJ/ kg。还应注意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分供应。
3 缩短两次分娩间的天数
两个成功分娩间的日数,包括断奶至再配种、怀孕期和泌乳期的天数。一般而言,母猪在断奶至再配种间隔平均在10天内,如果超过10天就说明该母猪有乏情现象。母猪的怀孕期在112-116天之间,泌乳期一般在21-35天之间。如果母猪断奶至再配种间隔天数、怀孕期和泌乳期天数分别为10、114和28天,则一头种母猪每年可生产2.4窝。事实上大多数猪场母猪的年产窝数远低于这个数。原因主要是母猪断奶至配种的天数要超过10天的很多。如何缩短断奶至再配种的天数则成为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点。为了达到此目的,生产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饲养管理技术:①分娩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必须将母猪在分娩前和断奶时的体重减少控制在10-15公斤以内,这样由于母猪在哺乳期的体力消耗不大,有利于断奶后尽早发情。在不减低断奶仔猪成活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早将仔猪断奶,就可促使母猪早日进入下一繁殖周期,缩短两次分娩间的天数。②断奶到配种期间的饲养管理。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刺激母猪发情,即可将数头断奶母猪移置一栏群饲,由于互相的影响可以促进发情,但是更主要的手段是利用成熟公猪刺激母猪发情。如将公猪驱赶到母猪圈的周围来回走动,利用公猪的“哼哼”声、气味等效应来达到目的。有条件的猪场每天早晨可在母猪舍播放公猪叫声录音,这样也可以提高母猪性欲、促进母猪发情。
其次,外界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间的长短也可影响母猪发情,一般猪场配种舍的温度保持在12-15℃对母猪的发情是有利的。光照时间一天给予16-18小时不但明显缩短从断奶到配上的间隔时间,而且能够促使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多排2个卵子。在母猪乳房消肿后于配种前同样可进行短期优饲来提早发情、增加排卵。③配种后的饲养管理。刚配上后,饲料的给量要进行限制,这期间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安静与休息,使子宫内能更有效地埋植更多的授精卵。母猪此时应少受应激刺激,避免管理上的各种粗鲁动作并应及时对母猪作受胎诊断。一般在其配种后18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妊娠鉴定,在42天进行第二次受胎检查,尽早发现母猪是否怀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是非常重要的。
4 增加每胎产仔数 对后备青年母猪而言,配种前10-14天加料刺激可增加排卵数而提高产仔猪数,特别对较瘦的青年母猪是有效的。事实上母猪的排卵数约有15~30 个左右,但在配种时,不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都会因配种适期掌握不准而致使太早或过迟配种,损失部分卵子。显然适时配种无疑就会增加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机会。所以生产中,母猪的适时配种是增加产仔猪数提高繁殖效率的重点,其做法一般是在检查到母猪稳定发情(出现站立和压背反射)后的12-18小时时开始配种,之后隔8-12小时复配(如果母猪接受配种的话),保证每头发情期母猪2次配种。为了减少发情开始的误判,母猪发情的观察宜形成每天早上和下午间隔8-12小时各进行一次的制度,尽量做到确定母猪发情开始的时间。一发现发情母猪,对后备母猪可立即给予配种,对经产母猪早上发现发情,下午给予配种,下午发现发情次日早上给予配种,隔8-12小时给予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配种。配种时可人工按摩母猪后腹乳房、阴门以增强母猪性欲。人工输精时,可先让母猪嗅闻公猪尿液2-3 分钟,然后再将输精管插入阴道来回抽动,模仿自然本交所具备的动作,延长输精时间(3-5分钟为宜)。这些做法都能增加母猪的性刺激,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