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犊牛的管理
作者:共进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0 20:32:13  文章录入:zyc1212  责任编辑:liubiao
    犊牛期是指出生到6月龄阶段。
    1、出生后第1个小时
    (1)确保牛犊呼吸。小牛出生后,必须首先清除其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使小牛的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或倒提几秒钟使黏液流出来,然后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也可用一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冷水洒在小牛头部,以刺激呼吸。
    (2)肚脐消毒。呼吸正常后,应立即注意肚脐部位是否出血。如有出血,可用一干净棉花止住。残留的几厘米脐带内的血液挤干后,必须用高浓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或涂抹在脐带上。
    (3)小牛登记。小牛的出生资料必须登记,并永久保存。新生的小牛应打上永久的标记。标记的方法有:在颈环上套上刻有数字的环、金属或带塑料耳标。
    (4)饲喂初乳。奶牛分娩后5-7天内所产的乳叫做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球蛋白、干扰素和溶菌酶),可保证生长发育需要和提高抗病力。由于犊牛生后4-6小时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吸收力最强,故生后0.5-1小时喂初乳2千克,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持续5-7天;每次饲喂小牛的初乳量不能超过其体重的5%,即每次饲喂初乳1.25-2.5千克。出生头24小时应喂3-4次;喂初乳前应将其在水浴中加热到39℃,同时清洗奶瓶或奶涌。
    (5)小牛与母牛隔离开。小牛出生后,立即从产房内移走,并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小牛及时吃到初乳,最好放在单独圈养的畜栏。刚出生的小牛对疾病没有抵抗力,给小牛创造一个干燥、舒服的环境,可降低患病和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也便于饲养人员监测小牛的采食情况和体况。
    2、出生后第一周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小牛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洗饲喂用具,小牛舍必须空栏3-4周并进行清洁消毒。
    (2)观察疾病。营养缺乏和管理不善是犊牛死亡率和发病率高的直接原因。健康的小牛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食欲缺乏则是不健康的第一症状,必须注意观察和及时治疗。
    (3)小牛去角。带角的奶牛可对其他奶牛或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大部分情况下应进行去角。但去角时,饲养员或技术员必须依照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程序,避免刺激和伤害小牛。
    (4)常乳和代乳品。可以饲喂母牛产后7天所分泌的乳,也可饲喂代乳品。犊牛7-10日龄能吃精饲料,可以补充犊牛能量、蛋白质的需要。同时,可以让犊牛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以刺激瘤胃发育。
    犊牛期断奶方案  乳用犊牛断奶时间的确定,应考虑犊牛初生重和牛的饲料状况等。过去认为,犊牛出生后喂奶过70天或90天方可断奶,有利于犊牛前期良好的生长发育,并在断奶后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在15-16月龄达到性成熟和350千克的体重,以实现配种。目前,根据饲养效果来看,对于35-45千克初生重的犊牛采用60天断奶,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初生重低于30千克的弱小犊牛,仍采用70-90天喂奶的办法断奶,以弥补前期生长发育不良的现象。
    出生后即开始喂初乳,持续5-7天,此后,用常乳代替初乳,一直至60日龄。同时,从出生后的第七天开始,饲喂由玉米、大麦、(熟)豆粕、少量花生粕、鱼粉、磷酸氢钙、添加剂等组砀开食料、干草和水。开食料的粗蛋白会含量一般高于21%,粗纤维为15%以下,粗脂肪8%左右。犊牛的开食料最好制成颗粒料。开食料的喂量可随需要增加,当犊牛一天能吃到1千克左右的开食料时即可断奶。二月龄断奶有利于控制犊牛拉稀,能促进瘤胃更早发育,有利于提高对粗饲料的消化和利用力,降低饲养成本,为成年后采食大量饲料奠定基础。
    犊牛断奶后,继续喂开食料到4月龄,日食精料应在1.8-2.5千克,以减少断奶应激。4月龄后方可换成育成牛或青年牛精料,以确保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