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养管理
(1)合理组织放牧牧草是羊的主要饲料,放牧是羊群获取其营养需要的重要方式。因此,合理组织放牧,与羊的生长发育好坏和生产性能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应根据农区、牧区草场的不同情况,以及羊的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分别编群放牧。 (2)适时进行补饲羊的营养需要主要来自放牧,但冬季草枯,牧草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特别是对正在发育的幼龄羊、怀孕期和哺乳期的成年羊补饲尤其重要。种公羊如仅靠平时放牧,营养需要难以满足,在配种期间则更需要保证较高的营养成分,因此应按营养标准进行饲养。 (3)妥替安排生产环节养羊的主要生产环节是鉴定、剪毛、配种、产羔育羔、羊羔断奶和分群。每一生产环节的安排,应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以增强有效的放牧时间。 (4)勤查勤看,精心管理 1)查看食欲病羊一般食欲不振,停止反色,行动迟缓,呆立不动。 2)查看精神病羊一般精神委靡,两眼无神,低头聋耳,不合群,有的玻行或卧地不动等。 3)查看粪尿拉软便,拉稀便,颜色黄绿,或灰白、有时恶臭,粪便表面有白色粘液或血丝,病羊尾部后腿粘粪。有的粪球干硬,排粪量很少等。 4)查看毛色羊只患病会出现毛色焦枯、蓬乱、无光泽。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环境卫生
(1)建立引进羊只检疫制度引进羊只时,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首先检查羊的整休状况,健康的羊应是精神良好、被毛光亮、站姿端正、走路稳健、反应灵敏和呼吸正常的。引进的羊只应单独饲养竹理15一25天,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放人大群中饲养。如发现羊群中有患病羊只时,应及时隔离治疗。如是普通病,待健康后转人大群饲养;如是传染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羊舍及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整个羊群进行疫苗预防注射或服用药物预防,切断传染源。病羊康复后,应在潜伏期过后再观察I0天左右,确认不带毒时再转群饲养;如为其他烈性传染病,应立 即采取扑杀、焚烧、深埋等措施。 (2)羊场卫生羊场环境卫生的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尾寒羊喜干燥、怕潮湿,在潮湿和卫生不良的环境中常表现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中羊容易发生寄生虫病、腐蹄病或其他病。因此羊舍、羊圈、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于燥,每天清除圈舍、运动场的粪尿、污物,垫上干土或其他干燥松软的垫料,尤其在淫雨潮湿的天气,更要随时清除圈舍中的粪尿,搞好通风换气,使圈舍始终保持清洁、干操,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对清除的粪便和污物应集中堆积发醉处理;对羊舍周围的杂物、垃圾及乱草堆等,要及时清除,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保障羊场清洁卫生。 (3)饲料及饮水卫生羊爱清洁,喜欢吃干净的草料,饮用清洁的水。对已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羊宁肯忍饥挨饿也不肯吃、喝,所以不能用霉变、腐烂或被污染的饲料喂羊,不能让羊饮用污水或冰冻的水。料槽、草架、草筐等用具要经常清洗,保持干净;饮水槽要每天清洗,并定期用0.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使其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