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牧草粘虫防治技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4 9:56:34  文章录入:chengyaya  责任编辑:chengyaya

    粘虫是世界性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其粘虫的幼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危害的牧草有黑麦草、苏丹草、鸭茅、狗尾草以及麦类、玉米、水稻等作物。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仅吃叶肉,形成小圆孔,3龄后形成缺刻,4-6龄达暴食期。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使植株成光秆。

 

  防治方法诱杀成蛾:按1:1:4:16取糖、酒、醋、水,调匀加12.5%敌百虫粉剂。诱剂放入盆内,每公顷2-3盆,盆高出牧草30-35厘米,诱剂液深3-3.5厘米。白天将盆盖好,傍晚开盖,每天早晨取出死蛾,5-7天换诱剂一次,连续16-20天。

 

  诱蛾采卵:从产卵初期开始,直到盛卵期末止,在田间插设小草把,每公顷150把,3-5天更换一次,把带有卵块的草把收集起来烧毁。

 

  药物防治:应选用对人畜安全,药物对牧草残留时间短,无副作用的杀虫剂为主,如40%新农宝乳油:8001200倍,25%康庄悬乳剂:500800倍,30%马·灭乳油:10001500倍,90%万灵可湿粉:15002000倍,20%和邦水乳剂:10001200倍,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常规喷雾等。用药后停药15-20天,牧草对畜禽健康无害。

 

  灯光诱杀:在草地起伏不大、遮挡物较少、通电的地方,可以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40~60亩安置一盏灯,傍晚时开启,清晨关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