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蛋鸡饲料中的营养问题
作者:贾新颖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0 9:32:56  文章录入:ziyoufeixiang  责任编辑:jiaxy
     大部分蛋鸡养殖专业户、散养户以自配饲料为主,虽很重视饲料的营养,但一些条件的制约和误区,让蛋鸡饲料配方和配置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
    
    一、蛋白质
    
    蛋白质的重要性,这里不在累述,在配制饲料时,对蛋白质的含量要求要掌握几个数据。
    
    1.育成鸡(9-20周龄)  饲料粗蛋白含量不应超过14.5%。这一阶段较低的饲料粗蛋白含量避免鸡只过肥,有利于蛋鸡保持较长时间的高产蛋率。
    
    2.开产初期(21周龄左右)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必须由当时蛋鸡日采食量而定。这一阶段每羽蛋鸡每天必须保证摄取19.6克的粗蛋白。因此当每羽蛋鸡每日采食100克时,其饲料粗蛋白含量应达19.6%;而当采食量升至120克时,其饲料粗蛋白含量便应降到16.5%的水平,才能将初产蛋鸡的产蛋率迅速推向高峰。以上只是理论性的计算,因为在实践中,只要鸡群正常,一般采食量都比较平均,所以,蛋白质含量一般采用推荐量即可。
    
    3.42周龄后商品蛋鸡对粗蛋白的每日需要量将下降到17.8克。随着产蛋率的自然下及每日采食量的增加,商品蛋鸡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将降到15%左右。有的饲养户误以为产蛋率的下降是由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够,就提高饲料粗蛋白含量,其结果不仅影响鸡群健康,而且加大了养鸡成本。
    
    二、添加剂
    
    1.是否额外添加蛋氨酸,要看你的饲料配方和组成。蛋鸡自配饲料几乎都以玉米+豆饼为主,条件好的会添加进口鱼粉。虽然玉米中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均不足,但进口鱼粉中却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因此,当蛋鸡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标准水平时,一般不会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
    
    2.蛋鸡开产后最好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胆碱。但必须注意不能和水溶性维生素及骨粉、磷酸氢钙同时添加。因为胆碱易溶于水、碱性很强,对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族起破坏作用,而钙、磷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易被吸收。
    
    蛋鸡生产中自配饲料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都是使用预混料或者浓缩料。主要的营养成分已经含在这里面,我们注意的就是饲料原料的品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