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碱草。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分布很广的一种优良牧草。
[植物学特征]
羊草为禾本科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成片生长,株高80-90厘米,直立,疏丛状,具发达的根茎,在5-10厘米的土层中纵横交错。须根具砂套,垂直向下,形成根群。茎由3-5节组成,下部节间短,上部节间长。基部叶鞘残留呈纤维状,叶舌截平,膜质,叶片挺直,长7-15厘米,绿色或带蓝绿色,常具白粉,较粗糙,扁平或干后内卷。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长12-18厘米。小穗长10-20毫米,具5-10花。颖锥状,不覆盖小穗。外稃披针形,光滑,边缘具狭膜质。颖果长椭圆形,褐色。千粒重约2克。
[生物学特性]
羊草是一种抗寒耐旱耐碱的牧草。幼苗能忍受-10℃左右的低温,生长在湿润肥沃地区的牧草,即使在10月霜后还保持青绿色。种子在10℃左右发芽出苗。
羊草为中旱生型植物,在平岗地、山下平地及排水畅通的河滩地都能良好生长。在黑钙土、灰化土地带,羊草的根部深入地层1米多处吸收水分,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不耐淹。
羊草既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靠根茎的伸长和不断产生新芽,由芽长成新株,从而出现大片密集群丛。羊草出苗后15天才生出永久根,幼苗经30天左右开始分蘖和产生根茎。羊草在播种当年一般不开花结实,第二年起才有部分开花结实,结实率很低,当土质特别肥沃时很少开花结实。羊草返青早,枯死晚,全生育期可达200天,生长年限可达10年乃至20年。
羊草为著名的耐盐耐碱植物,能适应pH为5.5-9.4的土壤,其中以6.0-8.0最为适宜。
[栽培技术]
除岗坡地、低洼地外都可种植。耕翻的地块,要及时耙压,达到外松内实,翻地深度以18-22厘米为宜。荒地种草要在晚春和早夏,避开草荒。
羊草对氮肥的要求较为迫切。每667平方米最好施半腐熟的堆、厩肥1500-2000千克作为基肥。播种期可再掺入8-10千克的硫酸铵或硝酸铵作为种肥施用。
羊草的种子发芽率较低,幼苗容易死亡,且易受草害,正常情况下播种量以每667平方米3-4千克为宜。北方地区夏播不迟于 8月上旬,过迟对幼苗越冬不利。
羊草还可与苜蓿混播。
[收获及饲用]
羊草主要供放牧或刈割用。据黑龙江畜牧研究所调查,从8月中旬开始割草到9月上旬结束,对于草的产量和品质及产生越冬芽最为适宜。羊草的产量因条件不同差别很大。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干草产量为3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500千克。羊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鲜草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达 12%。从5月下旬到10月上旬可供放牧。北方羊草主要供调制干草用,也可用来调制青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