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作者:百里饲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25 1:04:01  文章录入:百里饲牛  责任编辑:blsn

  饲料配方设计有多种方法,但其设计步骤基本类似,一般按以下5个步骤进行:

  1.明确目标 饲料配方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不同的目标对配方要求有所差别。目标可以包括整个产业的目标、整个产业中养殖场的目标和养殖场中某批动物的目标等不同层次。主要目标含以下方面:(1) 单位面积收益最大;(2) 每头上市动物收益最大;(3) 使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4) 使整个集团收益最大;(5)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6) 生产含某种特定品质的畜产品。
  随养殖目标的不同,配方设计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种层次的需求。

  2.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国内外的猪、鸡、牛的饲养标准可以作为营养需要量(nutrient requirements)的基本参考。但由于养殖场的情况千差万别,动物的生产性能各异,加上环境条件的不同,因此在选择饲养标准时不应照搬,而是在参考标准的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稳妥的方法是先进行试验,在有了一定的把握的情况下再大面积推广。
  动物采食量是决定营养供给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对采食量的预测及控制难度较大,但季节的变化及饲料中能量水平、粗纤维含量、饲料适口性等是影响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供给量的确定一般不能忽略这些方面的影响。

  3.选择饲料原料 这是饲料配制的第三步,即选择可利用的原料并确定其养分含量和对动物的利用率。原料的选择应是适合动物的习性并考虑其生物学效价(或有效率)。

  4.饲料配方 将以上三步所获取的信息综合处理,形成配方配制饲粮,可以用手工计算,也可以采用专门的计算机优化配方软件。

  5.配方质量评定 饲料配制出来以后,想弄清配制的饲粮质量情况必须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预期值进行对比。如果所得结果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说明达到饲料配制的目的。反之,如果结果在这个范围以外,说明存在问题,问题可能是出在加工过程、取样混合或配方,也可能是出在实验室。为此,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保存好,供以后参考用。
  配方产品的实际饲养效果是评价配制质量的最好尺度,条件较好的企业均以实际饲养效果和生产的畜产品品质作为配方质量的最终评价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配方产品安全性、最终的环境和生态效应也将作为衡量配方质量的尺度之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