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重要的油籽饼(粕)粉的来源中,葵花籽在大豆、油菜籽和棉籽之后列第4位。1994-1995年葵花籽饼(粕)粉全世界产量约950万吨,约为大豆饼(粕)粉产量的10%。在此期间全世界和印度生产的各种油籽饼(粕)粉产量分别是:大豆饼(粕)粉8 700万吨和240万吨;菜籽饼(粕)粉1 650万吨和130万吨;棉籽饼(粕)粉1 180万吨和80万吨;葵花籽饼(粕)粉950万吨和60万吨;花生饼(粕)粉590万吨和330万吨;其他饼(粕)粉320万吨和10万吨。 葵花籽饼(粕)粉的主要生产国家有前苏联、欧共体国家、阿根廷和美国。在印度葵花籽饼(粕)粉产量在花生、大豆、油菜籽和棉籽饼(粕)粉之后居第5位。 由于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大豆饼(粕)粉价格较高,许多饲养家禽的农民多利用花生饼(粕)粉或葵花籽饼(粕)粉作为家禽饲粮的蛋白质来源。在蛋白源中大豆饼(粕)粉的蛋白质质量最好,其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0%以上,能值高,纤维和灰分含量低。大豆饼(粕)粉是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的良好来源,但缺乏蛋氨酸。在标准化加工条件下大豆饼(粕)粉的氨基酸含量比较稳定。大豆饼(粕)粉蛋白质与玉米蛋白质结合使用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一般说来,加工良好的大豆饼(粕)粉抗营养因子含量很低,其营养价值比较稳定。 葵花籽饼(粕)粉与大豆饼(粕)粉不同,其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低,但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高。因此,如同时使用这两种饼(粕)粉可以改善饲粮的氨基酸平衡。如饲粮中葵花籽饼(粕)粉用量较大,则应添加赖氨酸。此外葵花籽饼(粕)粉氨基酸消化率也低于大豆饼(粕)粉,但高于花生饼(粕)粉。 在印度进行了一些试验,比较了花生饼(粕)粉和葵花籽饼(粕)粉的效率。结果表明,尽管花生饼(粕)粉的粗蛋白含量高于葵花饼(粕)粉,但由于后者的氨基酸消化系数较高,所以总蛋白质值较高,分别为52.2和47.7 。葵花籽饼(粕)粉的蛋氨酸和可利用赖氨酸含量高于花生饼(粕)粉。 在一次用白来航鸡进行的试验中,用葵花籽饼(粕)粉取代花生饼(粕)粉,在等能和等氮条件下,葵花籽饼(粕)粉用量分别为10%、15%、和20%,添加或不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在另一试验中用不同的植物蛋白源饲喂0~6周龄肉仔鸡。结果表明,在饲粮中含有等量的葵花籽、大豆和花生饼(粕)粉的试验组增重最多。用鱼粉和大豆饼(粕)粉或单独用大豆饼(粕)粉作蛋白源的试验组增重相似,但均显著低于葵花籽、大豆和花生饼(粕)粉混合组。另一方面,在饲粮中含有菜籽饼(粕)粉时肉仔鸡生产性能欠佳,甚至在赖氨酸和蛋氨酸平衡的条件下也是如此。用含葵花籽饼(粕)粉的饲粮饲喂的仔鸡性能较好是因为其蛋白质质量优于菜籽和花生饼(粕)粉。后两种饼(粕)粉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而且消化率很低。 菜籽饼(粕)粉含有芥酸、硫代葡萄赖苷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需要加工以破坏这些因子;印度花生饼(粕)粉产量虽然占世界总产量的75%,但蛋白质质量欠佳,且易被黄曲霉素污染。而葵花籽饼(粕)粉则质优价廉是家禽饲粮的较好的蛋白源,最好与大豆饼(粕)粉结合使用。其用量可达12%。在印度花生饼(粕)粉用量建议不超过6~8%,而菜籽饼(粕)粉用量以不超过2~4%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