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随之成倍增长,促使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造成饲养畜禽所需要饲料原料资源(特别是蛋白质资源)的紧张和短缺。加之我国的饲料资源分布不平衡,玉米和豆粕主要集中在东北,而南方相对较缺乏;鱼粉和肉骨粉等在沿海地区和南方相对较丰富。 因此,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是我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受到破坏,鱼粉价格上涨。可见,开辟新的蛋白饲料资源以及将现有蛋白质资源的更深层开发利用,仍然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一、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的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鱼粉、血粉、血浆蛋白粉、羽毛粉、肉骨粉、皮革粉和昆虫蛋白饲料。 二、种类特性 1.鱼粉 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它是将全鱼经过加工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对于所饲养的动物而言,其氨基酸组成是接近平衡的,因而利用率高,是理想的蛋白质饲料。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5%以上,赖氨酸含量在3.5%~6.5%左右,蛋氨酸含量在1.6%以上,矿物质钙、磷含量较高,所有的磷都是可利用磷(有效磷)。在猪日粮中添加5%~8%的鱼粉,能明显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2.血粉 血粉是以畜、禽血液为原料,经脱水加工而成的粉状动物性蛋白质补充料。猪血液占活体重的4.6%~5.0%,牛羊血液占活体重的3.5%,禽血液占活体重的3.9%。 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可达80%~90%,高于鱼粉和肉粉。血粉中赖氨酸和亮氨酸以及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含量都很丰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居所有天然饲料之首,为7%~8%, 比常用鱼粉中的含量还高。相对而言,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很低,异亮氨酸的含量很少,几乎为零。另外,血粉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钠、钴、锰、铜、磷、铁、钙、锌、硒等,其中含铁量是所有饲料中最丰富的。总之, 血粉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 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 并因加工方法的不同, 其营养成分、适口性和可消化性都有较大的差异。 3 血浆蛋白粉 血浆蛋白粉就是将占全血55%的血浆分离、提纯、喷雾干燥而制成的乳白色粉末状产品。血浆蛋白粉中,含粗蛋白质78.0%,脂肪2.0%,纤维0.4%,碳水化合物3.15%,粗灰分含量为7.0%。其中还含有钙、磷及一些动物必需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而且动物对其消化率高达93%,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消化能和代谢能。 4 羽毛粉 羽毛粉是将家禽的羽毛净化消毒,再经过蒸煮、酶水解、粉碎或膨化而成的粉状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每只成年鸡可得风干羽毛80~150g,是体重的4%~5%,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粗蛋白质含量在85%~89%,胱氨酸含量高达4.65%,也含有维生素B12,铁、锌、硒含量高,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均较高。但羽毛蛋白质中大部分是角蛋白,结构坚固, 不易被一般工艺水解,不易被动物消化。 经过加工处理的羽毛粉作为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加工工艺及生产条件对羽毛蛋白质的质量影响较大,使其质量不太稳定。所以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过多,而且羽毛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在使用时要注意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必要时可补充羽毛粉缺乏的氨基酸,提高羽毛粉的饲喂效率,经加工处理的羽毛粉,可以代替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在畜牧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 肉骨粉 目前,肉骨粉多利用肉联厂不能食用的超期肉类,以及屠宰厂、制革厂、骨胶厂的各种畜禽的下脚料。以上原料经分离杂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高压蒸煮、灭菌脱脂等工艺而生产出的一种褐黄色粉状肉骨混合物,称为肉骨粉。 肉骨粉可作为猪、禽饲料的蛋白质及钙、磷来源,但其品质稳定性差,饲养价值比不上鱼粉与豆饼,用量限制在5%以下为宜,并需补充所缺乏的氨基酸还应注意钙、磷平衡。一般多用于肉猪、种猪、肉禽的饲料中,不宜用于仔猪、雏鸡饲料。在反刍动物中利用效果不佳,用量应控制在3%以下。 动物性蛋白原料营养价值高,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元素与维生素含量高,糖含量低。针对我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为提高我国常规饲料资源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把开发重点放在集中资源、改进加工工艺、平衡氨基酸或微生物发酵来提高蛋白的利用率上。来弥补我国动物性蛋白质资源的不足,逐步扩大我国蛋白饲料生产量,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