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2蛋鸡行业是危机还是转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鸡D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8 14:42:34  文章录入:muye  责任编辑:muye

        2012年对于蛋鸡养殖行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春节到现在,时间过半,蛋鸡市场,依然惨淡,疫情犹如晴天霹雳,随时响起,短期的两次价格上扬也是昙花一现,杯水车薪。 一边是散户悲惨的面对无情的行情以及无比恐惧的疫情,一边是规模化大佬的入驻,以后大手笔运作蛋鸡养殖的企业或者集团应该会更多。狼来了,羊还在梦中吗?2012开始,身处蛋鸡行业是危机还是转机?
       2011年的行情,使所有有存栏的养殖户以及蛋鸡产业链中的其他公司企业,中间商等赚的钵盆饱满。养殖者开始憧憬2012,大规模扩张,有的甚至不惜贷款扩大规模。种鸡厂也都纷纷扩量,4块甚至4块以上的排3-4个月计划,养殖户依然情绪高涨的跟风,这是不正常的!入冬后最后一批雏抢购之后,行情开始下行,直到目前,大部分地区亏损依旧。中间行情偶然两次昙花一现的涨价,也是杯水车薪。

       一直以来,国内蛋鸡行业都是以入行门槛低,无序竞争激烈著称。       
       据统计,蛋鸡产业从业人员约为1000万人左右,包括孵化、雏鸡、鸡蛋、蛋品加工、淘汰鸡在内的蛋鸡业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为其服务的饲料、兽药和疫苗、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跟进快速发展,增加了社会从业人员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资料显示.2009年种鸡、蛋鸡、鸡蛋零售、饲料、兽药、疫苗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了3500亿元。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的鸡场数量分布如下:蛋鸡祖代场27家、国内蛋鸡育种场3~4家、父母代蛋种鸡场1200多家、商品代蛋鸡养殖场(户)30多万家、蛋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2011年数据应该超过这个数了。

        据商务部、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蛋种鸡育种起步较晚,生产性能相对落后,曾祖代和祖代鸡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从国内祖代鸡育种来看,其生产性能与引进外国的品种差距较大。我国每年要进口祖代鸡25万~35万套;自主繁育祖代鸡25万~30万套,合计60万套左右(2009年),按照正常繁殖性能,这些祖代鸡可生产父母代种鸡2500万套左右,其生产的种蛋孵化成雏鸡,即商品代蛋鸡,数量可达约15亿只。 

      目前我国蛋鸡养殖量居全球第一,数据显示,商品蛋鸡的饲养量估计在15亿只左右。在生产性能能正常发挥的状态下,12亿商品蛋鸡所生产的鸡蛋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就目前走访市场了解情况看,北方产蛋鸡的存栏量不是很多,疫情仍然较重。存栏量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南部中部地区,疫情略轻。疫情,加上行情低迷正常淘汰鸡群增多,还有较大一部分疫情过后或者高峰后期生产性能不高的鸡群依然在观望,气温渐渐升高,蛋鸡肠道问题随之而来,生产性能也会下降,加之节日助推,现阶段价格下滑,蛋商存货量应该不大,也不排除有人在中间联合炒作蛋价,逼空市场。目前的蛋价是不正常的,蛋价应该会慢慢回升。就目前的存栏量以及上雏的进度看,预计下半年的行情应该是还可以的。(这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此行情加疫情,大浪淘沙,会有一部分中小户倒下, 同时会崛起一部分有实力的户,规模应该在2万左右比较合适,还得注意生物安全好。

      大企业,集团化企业,有资金,有管理,有技术,有营销思路和深加工的能力,可以做整个的产业链,但是成本和投入较高。小散户,成本低,销售灵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中获取某个点的利润,这样,才可以有机会与狼竞争同台竞争。

      任何一个事物,存在就有他的价值,狼来了,也是为了驱赶羊群前进,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前进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接受现实,接受改变,同时我们要充分的思考一下是否在这个行业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如果不能,还是早早撤出,养殖风险大,入行需谨慎。不是所有有的投入最后都可以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今年血腥的教训告诉我们,很多人的投入最后得到的是满地鸡毛和破碎的心,甚至有些养殖户因此付出了生命。

      儿时,我们经常玩风车,要想风车跑的快,就需要我们握住风车的支杆更快的去奔跑,前面的方向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激情的奔放!每天我们都从鸡蛋中获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是个永远不落伍的行业,也是个比较伟大的行业,为了人类能吃到安全的鸡产品,你做到了吗?

       没有永远赔钱的行业,只有永远赔钱的个人,怨天尤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自己的优势,善于学习,把鸡养住,静待行情上扬的时候吧,在蛋价低迷的时候谈一下个人看法,不对之处,大家多多包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