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伊利现代化牧场打造精品奶源基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9 10:21:53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随着伊利集团的发展,奶牛养殖也由小规模、分散、粗放养殖方式向大规模、集约养殖方式逐步转变,从几头奶牛到几千奶牛,从奶联社到自有牧场,伊利一步一个台阶向着国际化看齐,用现代化牧场打造精品奶源基地。
  在伊利哈沙图牧场,随处可见的伊利牧场养牛人的身影,这里的奶牛都是纯种的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起源于荷兰和德国的莱茵河三角洲区域,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奶牛品种,荷斯坦奶牛适应性强、生病少、产奶量位居世界之冠。伊利哈沙图牧场的场主赵国梁介绍说,为了照顾好这些荷斯坦奶牛,伊利牧场准备了各种国际一流的设备,包括从美国进口紫花苜蓿、锡盟的羊草和玉米青储,还有法国生产的自动饮水器和德国威斯拉沃的自动挤奶设备。

  事实上,哈沙图牧场只是伊利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奶源基地之一。据了解,在东北肇东,为了让奶牛有良好的生活空间,牧场管理员让它们住进了“公寓房”。一排排新建的砖房,锃亮的铁皮盖,醒目的伊利标识牌。在房顶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热水器,专为奶牛洗澡提供热水;每栋牛舍还装有电子监控设备,以便随时监控每头奶牛的进食和生活情况。
  而在敕勒川精品奶源基地,更是建成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奶牛养殖科技园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的照顾奶牛并且实现牛与自热的和谐发展,伊利集团配套建设了奶牛饲养区、集中挤奶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再生能源区、牧草种植区、生活管理区和参观展示区。更值得一提是,其中的“中央脉冲系统”和“牛群管理系统”可以在奶牛挤奶后为其按摩,并通过电脑机器人对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奶牛养殖必须实现规模化,才能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乳业界的共识。伊利牧场建设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正是我国现代乳业发展的缩影,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业正在步履铿锵的实现乳业复兴,同时,直接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