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在中国的发展有些畸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的误区。众所周知,人的能力背后是人格,人格决定着能力的方向和能力最终达到的高度。如果人格出现明显的问题,能力就会出现方向性偏差。纵观现实,我们听到许多人这样议论职业经理人:业务专业,做人外行。比如说,职业经理人中有不少人感觉自己很能干,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却往往缺乏带领团队的能力。换句话说,一些职业经理人属于个人英雄式的角色,而不是教练的角色。话说到此,想必很多人也就明白了:管理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表现个人能力,而不注重培养和提高部下的能力,他的管理是难以成功的。即使能把某些事做成,甚至做出业绩,但也会因为缺乏团队协作的基础,事业也无法维持长久。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能力是由其人格决定的。人格优秀,其管理能力就能够发挥作用,否则,即使能做成一些事,也难以持久,更别提做成大事了。
诚信,是一个人健全人格体系中比较核心的品质。一个对自己都不诚实的人,是很难保证对别人、对公众、对社会也做到诚实的。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说,诚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职业经理人生存发展的基石。
现在各个行业都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职业经理人的过度包装也不鲜见,甚至有些人为了包装出精美的形象而违背诚信的原则,做出不顾人格的事。职业经理人热衷于过度包装,其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自己想出名,所以就要包装自己。而在现实中,出于一种急于出名的需要,有的人对各种包装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通过炒作绯闻也在所不惜。自古至今,名利奴人的现象从来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也有工作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领导人包装自己也是提升企业知名度的需要。内在原因也好,外在原因也罢,还是没有跳出名利二字。但不管怎么说,通过造假的方式包装自己肯定是最下流的手法,也是得不偿失的。
职业经理人造假存在很大的风险。虽然对于一般不知名的小企业来说,其领导人的学历、简历等造假行为,很少会引起关注,除非其企业经营出现了损害公众的行为和结果,其领导人的造假行为才会遭到口诛笔伐。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上市公司,也是公众公司,受到公众的关注度很高,其诚信问题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如果上市公司的高管通过造假美化自己、欺骗公众,进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和投资及购买决策,这样的行为就变得难以容忍。因此,上市公司要在自己的业绩、财务状况、运营前景等方面保持诚信的状态,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入到高管个人的信息准确—因为高管个人的信息造假,同样也会对公众的行为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