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4 17:00:35  文章录入:玉蝴蝶之痛  责任编辑:hanliu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打江山”和“守江山”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但接下来要面临一个难度更大的问题如何让下一代人继承财富,并继续创造财富。

  传承难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中国富裕人士正处于创业时期,财富迅速积累的过程中,财富传承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年龄平均为55岁到75岁,在未来5到10年内,全国约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将面临企业传承问题,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正逐渐老去,家族企业正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交接之关口,而对于一个富裕人士的家庭,如果缺乏稳定的财富传承机制,“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许就会降临。

  除了第一代企业家老龄化外,中国的家族企业还面临着企业转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更加困难的环境。以浙江为例,当地民营企业在培养接班人和财富传承上,普遍偏好“子承父业”的禅让制。在方太2002年新年酒会上,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第一次代表方太公司向公众致辞。总经理茅忠群走向前台,也标志着方太公司“后茅理翔时代”的到来。茅理翔为他的“禅让”做出了如下三点解释:第一,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利用家族制,因为其他人不可能跟你共同奋斗,只能利用血缘和亲情。朋友、亲戚、同学以及老婆孩子在这个时期是最可靠的。第二,到了一定时候要淡化家族制。方太正在走的是一条淡化家族制的道路,除了茅理翔是董事长,儿子是总经理,夫人是监事会主席,但下面所有的中高层干部没有一个家族成员,也没有一个亲戚朋友。第三,现阶段的社会环境还不到完全否定家族制的时候。中国法治环境有待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经历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没有经过考验。在一个信用缺失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得下。茅理翔的这番解释也道出了中国富一代普遍承受的焦虑。

  财商培养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富二代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喝过“洋墨水”,人文素养、生活理念和富一代相比已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民营企业家传承的不仅是财富和事业,更应该是“财商”.而接班人的培养模式大体有这几类:1.亲近教育型,接班人亲自体验经营,学习各种知识,培养自己作为未来领导人所必备的能力;2.委托培养型,把未来接班人送到其他公司学习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再返回本公司工作;3.学院教育型,通过正规教育,把接班人送到高等学校或者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养;4.独立创业型,在独立经营中探索掌握各种技能,培养独立的企业家精神。此外,通过行业交流、临时接班等形式也可以塑造和培养家族企业接班人的视野,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具备经营企业的能力和企业家素质。

  浙江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万向集团的老总鲁冠球在培养儿子鲁鼎伟接班上就曾煞费苦心。鲁冠球与鲁鼎伟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接班人的经典话题。据说,小鲁在学校里就不是那种很乖的学生。一天,老鲁在一辆狂奔的大卡车后面看到正在表演“生死时速”的小鲁,这个场面让他难以平静,也促使他做了一个决定:亲自培养小鲁。

  于是,高中没有读完,小鲁就结束了在国内的求学经历,老鲁把他送去了新加坡。在那里,小鲁学习了半年企业管理后回国,之后老鲁每天带着他一起上下班,教他如何处理企业的各种事务。通过长时间的言传身教,鲁鼎伟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接班人。

  传承方式

  财富传承的目的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财富迅速的、低成本的转移到受益人手中。对于富有的企业家来说,如何规避法律法规的障碍,尽量降低财富传承的成本,使得财富迅速及时的转移,并且避免继承人的财富纠纷,确实是一件令人伤脑筋的事情。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传承方式将直接影响财富传承的效果。财富传承通常有这些途径:股权的计划性转让、设计并购买教育养老年金、策划遗嘱、信托规划、购买人寿保险、建立慈善基金或家族基金、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等。

  1.遗嘱

  遗嘱是遗产规划中最重要的工具。但有时遗嘱的认证程序复杂且昂贵,且大多数的遗产纠纷及由此带来的财富缩水、隐私曝光以及亲人反目等不良后果均源自于继承人对遗嘱的司法挑战。所以,有周密财富管理规划的富人们通常不会单独使用遗嘱。

  2.保险

  通过购买保险指定符合自己意愿的受益人进行财富转移,也是财富传承的一种方式。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任何保险金所得都是免税的,于是不少富人有意识地斥巨资购买保险,以子女为保险受益人,身后就能为他们留下一大笔不用缴税的遗产。

  3.信托

  家庭信托是未来极具潜力的财富传承方式。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契约,将其财产所有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管理信托财产,并在指定情况下由受益人获得收益。在西方,80%~90%的富豪会通过信托或基金会的方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家庭信托作为一种家庭财富管理、遗产分配的有效工具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家庭信托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

  财产安全隔离。信托资产是独立存在的,稳定在受托人名下,这样一来委托人的债权人无权对信托财产进行追索(信托财产非法所得除外),构筑了企业财富和个人财富间的防火墙;另外也避免了委托人家人将财富任意挥霍的情况。

  财富灵活传承。家庭信托的受益人、信托目的、财产处置方式、收益分配条件和方式、期限等条款均可由委托人根据实际需求和受托人在信托契约中灵活约定。

  避税增值保值。因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家庭信托资产不列入委托人的遗产),就可以合法规避遗产税及赠与税。此外,受委托的信托公司(受托人)通过专业的管理、运用及分配,可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从而为家人留下更多资产。

  苹果之父乔布斯在去世后留下了7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但他和妻子早在两年前便将至少三处房产置于信托机构名下,这也使一种名为“遗嘱信托”的信托业务受到更多关注。其实,通过信托公司管理遗产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名人、富商的首选。广为人知的就包括戴安娜王妃、迈克尔杰克逊、香港艺人梅艳芳等。

  戴安娜虽然是突然离世,但她的遗嘱信托堪称业界最成功的案例,她的遗嘱信托团队不但实现了她的遗嘱目标,还在两位王子成人的过程中取得了遗产增值一千万英镑的额外成绩。虽然内地很早就出现了“试水”遗嘱信托的说法,但受制于法律不健全及信托公司综合资产管理能力较弱等因素,我国遗嘱信托业务尚属空白。

  4.家族有限合伙

  直接将财富馈赠给子女或其他家人,意味着富人将马上失去对这部分资产的控制权,这对于那些主要财富集中在经营性家族企业的创业者们来说无疑有相当大的风险。但是,如果及早转让财富的话,等到自己过世时家族及企业就要面临着巨额的遗产税负担。因此家族有限合伙制便应运而生。

  富人可以以自己作为一般合伙人、子女作为有限合伙人来组建家族有限合伙并持有家族企业的权益,然后再逐年将自己持有的家族企业权益馈赠给子女,直至自己成为绝对少数权益所有人。由于一般合伙人掌握着决策权和分配权,所以,即使富一代最后只拥有家族企业1%的权益,他仍然拥有100%的控制权。一般而言,家族有限合伙是解决家族企业接班问题最强有力的工具。以沃尔顿家族有限合伙为例,在海伦过世后,她所持有的家族有限合伙的权益将被捐赠给家族基金会,这样既能免掉遗产税,又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家族对沃尔玛的控制。

  这种模式在最近浙江的民企中也有了新的变种,例如浙江方太茅理翔的“口袋论”:财产问题一直是家族制企业里最敏感和最尖锐的焦点,大家族的子女们为了各自利益明争暗斗甚至互相残杀的生活原型并不少见。为避免走上内耗之路,方太并不是将家族与事业全盘联系在一起,女儿和女婿从未参与方太的经营活动。老茅把他的这种家族产权观念总结为“口袋论”,为了防止公司成为家族冲突的牺牲品,老茅把自己、夫人及儿子放到一个口袋里,给女儿单独制作了一个口袋。茅理翔让女儿独自创业,正是考虑到家族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的产权后遗症等问题。在家族制企业里,兄弟姐妹可以共同参股,但不适合共同经营。这与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治理构架相类似,解决了家族企业传承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

  5.家族基金

  作为一个特设免税的慈善性独立法人,家族基金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它由家族成员严密控制,属于纯私有的非营利机构;另一方面,它通常并不直接向有救助需要的个人发放捐款,而是通过自己选定的慈善团体来完成。

  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败家子”基金模式值得民营企业家们借鉴。南存辉创办的正泰集团有100多个股东,其中9个为高级管理人员。集团鼓励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在念完书以后不要直接进正泰,而是先到外面去打拼,并在此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观察和考验。若是成器的子女,可以由董事会聘请到正泰集团工作;若不成器,是“败家子”,原始股东会成立一个基金,请专家管理,由基金来养这些败家子。

  世界上没有可供某一家族永远保留和传承的物质财富,只有可以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因此,传承的载体不仅仅包括财富本身,更重要的是“财商”,构建财富保值增值的长久机制安排,才是家族财富有效传承的根本。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