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张瑞敏、任正非、王石也好,洛克菲勒、福特、韦尔奇也罢,他们有的内敛而善于分析,有的具有很强的魄力和胆识。但他们都凭借自己独有的智慧,使得所在的企业在经历逆境中重生,在竞争近乎残酷的市场中一路领跑,成为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标杆企业。 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一切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拥有一种超越了IQ及EQ的智慧存在-------境界。根据某权威调研机构对几百家大型、全球性的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境界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对于一个高层管理者来说是成就卓越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拥有再高的智商、情商,但如果他的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样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他所经营的企业亦是如此,成功只是短暂的成功,除非他在境界上再次突破。 境界狭义上来讲可以称之为我们常说的高度,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一个人在处理某种问题所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装扮出的做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它的意义则是,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当企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作为管理者所自然流露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管理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部门及公司的运营效率,甚至涉及企业存亡。可以这样说,大境界带来大心胸,大心胸带来大的成功。当一个人以“天”来自居的时候,那世间的一切在他的眼中都不过是一粒灰尘,什么金钱、荣誉等等都微不足道。这就是大境界。 真正卓越的管理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三种境界---自我境界、社会境界、自然境界,当企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境界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当然结果也就不同。 第一重境界---自我境界 诗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佛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道曰:有为而妄为。 这一境界的管理者初涉职场不久,因工作业绩突出或其某种原因而被放在了管理岗位上,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经验,在管理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管理的过程的中更多依靠别人的经验、自己的简单判断、学识来进行工作,管理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当遇到挫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制度不完善,于是通过增加新的管理制度,以约束企业员工。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意识,许多制度规定显得不尽合理,往往脱离不了“妄为”。如果此时他们能够认真的学习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认真的反思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就会很快的进入管理第二境界;而如果他们不思进取,则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甚至发展成为权术管理、关系管理的傀儡。 在这一阶段的管理者,他们管理员工时往往走两个极端强权管理和关系管理。靠强权来管理的人,在上级面前他们往往低头哈腰,一口是是是;在下属面前却耀武扬威,满口不行不行不行;而靠关系管理的管理者,他们管理员工、升迁更多的靠的是关系学,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相信关系学,关系好才会有好的发展,他们经常和员工称兄道弟,因此他们工作的重点是拉帮结派,搞搞办公室政治,甚至踩着下属的肩膀往上攀登。 第一重境界的管理者处于企业管理的最低境界,管理上毫无章法可循,基本处于混乱、原始状态。员工处于完全地被动地位,没有丝毫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没有任何归属感,企业的绩效较低。 第二重境界------社会境界 诗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佛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道曰:有所为有所不为 随着管理经历的增长,遭遇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多,就会发现管理越来越复杂,进入这个阶段,管理者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这个阶段的管理者可能会学习领导力、管理技巧的课程,经常会倾听别人的管理经验之谈,但是他们已不再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管理理论,他们明白书本上的理论基本上在企业处于真空的纯净状态下才会有效;也不再轻易相信别人的管理经验与技巧,因为他们明白经验是在特定环境下成功的典范,而那个环境已经不在了。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理论也好,经验也罢,离开了特定时间和空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技巧与方法,管理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们在管理的道路上辛苦的奔波着,面对着问题与疑惑。他们开始懂得领导的艺术,开始懂得应该信任员工,应该对于员工给予一定授权并开始试行,员工在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积极性,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管理者的意愿去处理事情,但由于本身境界的限制,他们仍然带这有色眼镜来看待员工,隐藏着怀疑去信任员工。 很多人许多人到了管理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他们大部分会做出一定的成绩,甚至被称为“优秀”的管理者,但是他们管理的企业、部门却无法进一步的成就卓越,辉煌的历史总是很短暂,他们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突破管理的瓶颈,于是抱恨终生。 一味停留在第二境界的管理者,因为找不到进一步提升的途径抑或满足于现状,他们往往会走入“执行力误区”。当公司业绩不佳的时候,他们往往认为是公司的员工不够努力,做工作不够细致,执行力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一方面通过制定更加细致的制度与规范来督促员工,重新收回对员工的信任,企图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员工执行力来获得业绩上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们逐步收回各种授权,过多的干预员工的日常工作,总是过于频繁的为员工挑毛病,并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来为员工做示范,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结果员工的积极性没有了,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公司的业绩也与日俱下。 相对于第一重管理境界,处在第二重管理境界中,员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管理者能较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企业的绩效较高。 第三重境界----自然境界 诗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佛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道曰: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不断修炼,终于将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自然境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他们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管理”当然也不是不管,而是有所管有所不管。 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一部分管理者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们把管理理论、管理经验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PDCA循环过程;他们重新回到理论的世界,重新重视与众人交流管理经验,他们开始涉足哲学,希望从哲学中寻找管理的本源。他们的管理思路逐渐清晰,终有一日,他们茅塞顿开,回归自然。原来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是“无所为无所不为”的无为境界,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与睿智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管理境界。他们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这个时候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暮然回首,自己一直寻求的管理之道原本就在身边。 “无为而治”的基础是“有为”,达到第三境界的人,他们更加专注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更加清楚并致力于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他们相信“没有失败的员工,只有失败的管理”;他们更加清楚文化对于企业的巨大推动力,他们致力于企业文化以及公司的制度建设,但又不死板的去督察员工;他们懂得如何用一个团队而不是利用一群男人和女人去做工作;相比员工的工作业绩,他们更关注员工的成长;相比于自己或企业的利益,他们总是考虑员工利益更多一点;在他的公司(部门)管理者是轻松的,员工快乐并忙碌着。他们是彻底的无私管理者,但是他们却依靠“无私成就大私”,最终成就了企业的卓越。 第三重境界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合理授权,管理者和员工各司其职,各行其事,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和智慧,成员的自由和尊严得到充分的尊重,成员的个人意愿能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从而达到一种既能实现成员个人需求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和谐状态。 万科企业领袖王石,一年到头到处登山,是典型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看似对企业运营漠不关心,实际上他只关心他该关心的大事,日常运营是其他人的事,企业真正形成了协调运转的机制,企业业绩也持续增长、屡创新高。 知识可以学,能力可以练,但是要成就大的境界,在管理上达到自然境界,就必须通过不断的修身、修德来实现,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的否定自我,最终真正认识自我,认识管理的真谛。 娥的茧我相信大家都应该见过,起码对它的形状应该有所了解,就是一端是一条细管,另一短是个球形的囊。当蛾出茧的时候,它必须从球形囊爬过那条极细的管,然后脱身休息片刻,继而振翅高飞。 蛾那样肥大的身体,而要从那条狭窄的管子里面爬出来,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气力才做到的。这样做当然也有它的道理,当然也有蛾死在管子中,但是这是他们生命中必须走过的历程。 曾经有人很善良在蛾穿过管子的过程中,把茧子上的丝剪薄了一些,以为这样一来它就可以顺利一些爬出来。结果天蛾是顺利的出来,可是却不能飞,在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却死了…… 管理境界学得提升亦是如此,必须修身、修心、修德,在管理中方能化游行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境为虚境。才能拥有超越于语言、文字制度、权利利害之上的自然之境,才能让自己变成卓越的管理者,才能让企业基业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