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饲料价格疯涨 生猪价格下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农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7 10:06:19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美国干旱导致饲料粮价格暴涨,给国内养殖户带来压力。图为长三角一粮油接运公司卸运进口大豆。

  “这市场真让人看不懂。按理,猪价跌,饲料价也该跌才对,但最近每进一次货,价格就涨一次。”长兴县做饲料生意的黄秀英对近期饲料市场的反常走势感到很困惑。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遭遇的一场罕见干旱天气,加剧了中国的饲料企业和养猪户的困顿。

  饲料涨价之际,猪肉价格却持续走低,生猪价格已跌破每公斤14元的保本价,不少养殖户实际上已经亏损。

  饲料价格疯涨,生猪价格却跌跌不休,浙江养殖户的这个夏天有点纠结。

  饲料企业很受伤

  “豆粕价格涨得特别疯,今天报价已经到了每吨4175元。”浙江一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浦琴华说。

  豆粕疯涨,首当其冲的是饲料加工企业。玉米和豆粕,是饲料加工的两大主要原料。其中,豆粕占饲料企业原料的20%左右,玉米占60%左右,剩下的就是鱼粉以及其他原料。“玉米价格也在涨,只是相比豆粕要温和一些。目前采购的东北玉米价格每吨在2600元吨左右,比一个月前涨了50元左右。”

  浦琴华算了笔账,因豆粕等饲料原料粮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每生产一吨饲料成本要增加120元左右。“目前生猪市场行情也不好,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到养殖户身上去。所以,每吨饲料实际出厂价只提高了50元左右,这意味着公司每生产一吨饲料就要少赚70元。”

  “饲料加工行业本身就是微利,这一减少,企业差不多就没利润了。”浦琴华说。

  一星实业年加工畜禽饲料8500余吨,水产饲料4500余吨,是省内大型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之一,对饲料原料粮的需求量巨大。

  有没有想过通过期货市场的套利来锁定风险?对这个问题,浦琴华认为很难。“市场价格涨得有点离谱,波动的风险也在加大。企业现在能做的,就是快进快出,尽量减少原料库存。在目前市场行情下,能做到不亏损就算不错了。”

  猪价下跌难保本

  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广大生猪养殖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边是饲料价格的疯涨,一边是生猪价格的节节下跌,养殖户现在是两头受煎熬。”浙江新欣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伟东告诉记者,因为饲料价格的上涨,每头猪的养殖成本至少增加了100元。

  杭州市物价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至6月份出栏生猪平均价格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6月份,杭州生猪平均收购价每公斤12.95元,已跌破目前市场公认的每公斤14元保本价。

  面对此轮生猪价格的下跌,孔伟东认为,除了生猪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外,大量进口洋猪肉的冲击也是重要原因。去年同期,国内市场生猪价格高企,刺激了生猪养殖业的规模扩张。出于稳定物价需要,签订了大量洋猪肉进口订单。

  孔伟东说,新欣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亏损,这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饲养管理技术。“一方面,我们养的猪质量比较好,出厂价高一点;另一方面,饲料都是自己加工的,成本相对低一点。但即便这样,目前也只是处于勉强保本的状态。”

  而对一些中小规模的养殖户来说,日子就难过了。余杭区瓶窑镇铭欣养殖场场长费优铭称:“现在每养一头猪,就要亏150元。”

  为了减少饲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新欣公司准备用小麦替代玉米来加工饲料。但对这一计划的效果,孔伟东也没什么把握。“主要是豆粕没法替代,另外,如果大家都想到用小麦替代玉米,小麦的价格也会涨上去。”

  事实上,除了豆粕、玉米之外,饲料的原料麦麸、鱼粉价格从5月中旬开始也在大涨,5月初麦皮价格还只有1870元/吨,目前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200元/吨。

  养殖户准备“过冬”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31%,去年同期为66%;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34%,是连续第六周出现作物生长情况恶化。更为严重的是,严重的干旱天气仍在持续和扩散,美国本土目前已有61%的地区遭遇干旱灾害。更为不利的是,南美产区出现了一次严重干旱,导致南美大豆出现1700万吨的减产。

  浙商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徐文杰认为,当前农产品市场行情已近疯狂,豆类、玉米价格已逼近历史高点,跟风炒作的风险已经很大了。他预计,短期内会有回调。不过回调的幅度有限,农产品价格仍将会高位运行。因为减产预期、库存紧张及农户惜售等因素都为农产品提供了强劲支撑。

  “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为80%,而玉米对外依存度为3.4%,大豆价格的国际关联度远远高于玉米,所以当前市场炒作聚焦在豆粕上。豆粕高烧难退,不排除其他农产品跟风上涨的可能。对这点,饲料加工业、养殖业要及早应对。”他说。

  浦琴华称,他现在关心美国的天气远比关心本地的天气上心。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原料采购的时机和成本。

  同样的,孔伟东也在关心大洋彼岸的天气状况。不过,他说他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如果市场行情继续恶化,不排除缩小养殖规模的可能。”

  “除了饲料成本,人工、环保成本都在涨,对养殖户来说,这个冬天可能会比较长。”他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