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夜今晨
1、穆迪警告今年可能下调美国债评级
2、国资委重新谋划国企产业布局,将形成新监管体系
3、越跌越看空,黄金投资10年来最悲观
4、美元指数创近三年新高,金银大幅下挫
5、发改委开展第二批食糖临时收储,数量达30万吨
二、现货市场
东北产区:余粮持续缩减 辽、吉新作玉米长势良好
随着国储收购量的不断增加,农户手中余粮不断减少,其中据了解,目前黑龙江地区余粮约一成,吉林余粮3成左右,辽宁地区余粮在2成。由于近期降水不利于存储,其中吉林东部地区当前玉米霉变量较大。据中国玉米网考察了解,当前辽宁,吉林地区新作玉米长势良好,部分以及出苗。黑龙江仍有部分农垦由于土壤湿度较大,无法播种,部分或将改种其他品种。
华北产区:余粮减少农户挺价 企业库存偏高价格受抑
河北地区前期余粮相对较多的衡水、张家口地区,随着玉米外流,当前余粮数量减少,基层农户挺价情绪浓厚,价格略有反弹。但是当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到货量仍然略显宽松,且多数企业目前原料库存同比处于较高水平,且下游产品走货偏差,企业利润不佳,开工率有限,将会对原料玉米价格构成一定抑制,近期价格上涨空间受限。
销区:产区成本推导 销区到站价格被动跟涨
内陆销区玉米价格整体较上周出现10-20元/吨左右的涨幅,部分地区由于前期到货量较多,价格超低,价格上涨幅度在20-30元/吨左右。主要是由于产区价格平稳上涨,导致销区到站成本转嫁。近期南方地区降水频繁,不利于玉米中转分销。当前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明显提升,签订6月份到货合同,企业原料库存扩大至7月下旬,消费企业信心的转变将预示着近期价格仍据上涨空间。
南北港口:南港到货集中 成本支撑价格跌幅有限
北方港口周末下调收购价格后,在港收购企业对粮质要求放宽,敞开收购,但是即便如此,到货量也较前期出现减少,说明当前产区粮源缩减。部分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收购相对谨慎。预报船期显示,月末前,南方港口将到货80万吨玉米,对当前玉米价格施压,但贸易商又普遍认为到港成本将会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成交价格在2430-2440元/吨震荡。
饲料养殖:二次收储提振猪肉价格 仔猪价格弱势
随着二次收储的短时刺激,猪肉价格小幅反弹,但长期来看供给方面仍显宽松,且夏季气温升高,消费淡季到来,猪肉价格继续上涨动力不足,或将继续探底。猪粮比上涨至5.28:1,当前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在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