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周(3月18日~22日),国内玉米行情依旧处于弱势运行状态,主要表现在东北玉米行情尚未因政策收储而出现显著提振;华北玉米又逐渐进入“内忧外患”境地;港口地区因库存偏高,收购价屡屡下调;南方销区对玉米的消耗节奏稳定,采购积极性维持中性。
尽管国家对东北的玉米临储收购持“放开”态度,但受限于黑龙江上市的高水分玉米过于集中,目前政策只是遏制住行情进一步下滑,提振作用尚未显现。据机构数据,至20日,黑龙江农户售粮进度过七成,略高于上年同期,但在上市的玉米中,高水分玉米(含水在25%~35%之间)依旧占据较大比例,这就导致品质优良、水分含量偏低的玉米被快速收入库中,或被贸易商通过铁路或水运发送到关内销区,而高水分或质量差的玉米因难以存放,要么被拒收,要么被当地中小型深加工企业随用随收。
由此可以初步推测,1~2个月后东北地区玉米将呈如下格局:低水分、高质量玉米或被收入库中(储备企业或加工企业),或被发往销区,市场流通量显著减少,收购价格提升;高水分普通质量玉米因气温升高不便存放,但经过烘干处理后,成本提高,出库价格提升;高水分、低质量的地趴粮因农民懒于处理,霉变率提升,被各类企业拒收或被压低收购价格,最终流入深加工企业。
本周,华北地区玉米行情整体弱势运行,主要是因为当前华北玉米市场面临着“内忧”不减、“外患”提升的境地。目前,华北当地玉米上市量处于高位,尽管机构监测的农户销售进度为66%,但从实地市场调研来看,农户手中平均余粮最少还有四成,且玉米水分多在16%~17%,企业在收购时因考虑到降水及存管因素,多维持谨慎态度。
据市场信息,折算为15%水分的净粮收购价,山东多在2320~2340元/吨,河南、河北多在2240~2280元/吨,较上周略有下滑。与此同时,东北玉米依托价格优势逐步蚕食华北市场,目前,标准水东北玉米到山东的价格基本在2350~2400元/吨,与当地玉米的价差显著缩小,激发了华北企业使用东北玉米的兴趣。
东北玉米不仅在华北产区逐步打开局面,在南方销区也缩小了与华北玉米的价差,减缓了华北玉米南下的势头,并逐渐树立起原有的市场地位。但经调研发现,受养殖业需求平稳、仓储企业收购意愿不强等因素影响,东北玉米的市场份额在近期进一步扩大受到阻碍。
销区需求不振与东北产区行情低迷“夹击”南北港口。北方港口玉米集港数量不断放大,收购价跌至2270~2310元/吨,环比下降20元/吨;南方港口库存高企,企业采购消极,报价延续弱势运行。同时,南北港口缺乏高品质玉米货源,也是导致行情难以提振的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尽管国内玉米随着收储持续进行,标准品质玉米数量不断减少,5月份后行情或有回暖,但从目前来看,一方面,饲养、深加工行业难以有效扩大对玉米的整体需求;另一方面,季节性因素导致玉米存管难度加大,上市量将维持较高水平。预计短期内在供显著大于需的市场格局下,国内玉米将依旧维持弱势运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