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患病动物主要表现为逐渐消瘦、贫血、腹泻;牛、羊等反刍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会发生营养代谢障碍甚至死亡。高原地区的牦牛、犏牛、绵羊等草食畜因长期放牧在草甸、沼泽等高寒、高海拔草场,很容易感染肝片吸虫,感染后可引起大批死亡或严重影响畜体的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肝片吸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病原学 肝片吸虫虫体大,成虫为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虫体长20~40mm、宽5~13mm;体表有细棘,前端突出略似圆锥(称为头锥)。 口吸盘在虫体的前端;在头锥之后腹面具腹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口吸盘的底部为口,口经咽通向食道和肠,在二肠干的外侧分出很多的侧枝;精巢2个,前后排列呈树枝状分支;卵巢1个,呈鹿角状分支,在前精巢的右上方;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褐色,卵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 2、生活史 虫卵→水中→毛蚴→淡水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离开螺体到水中粘附于水草叶上)→囊蚴(被吃草、饮水的动物吞入胃肠道,包膜溶解)→幼虫(移形至肝脏和胆管)→成虫→排出虫卵。 3、流行病学 肝片吸虫幼虫期在螺体内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一个阳性螺可以逸出600~800个尾蚴。囊蚴的抵抗力强,在潮湿无日照的条件下,可生存6个月且具有感染力。在香格里拉县螺体内的尾蚴于7-8月份成熟,然后大量逸出,牧民习惯于3月份后将牦牛、犏牛、藏绵羊赶往高山牧场放牧,牛、羊群在啃食沼泽、亚高山草甸草场的牧草时往往易受感染。不仅如此,长期在纳帕海环湖周边潮湿草场放牧的牛、羊群也容易发生感染。由于成虫排卵量大、生活期长且在幼虫期进行无性繁殖,所以畜群中即使只有少数病畜,只要传播的条件适宜,也可造成流行。香格里拉县肝片吸虫绵羊感染率为97.39%、黄牛感染率为72.40%、牦牛和犏牛感染率为56.9%。 4、临床症状 该病的临床症状因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品种、年龄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幼畜和弱畜死亡率较高。急性病例大多发生于羊和犊牛,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贫血、黄疸,偶有腹泻,常在3~5d内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被毛粗乱、枯干易断、易脱落,食欲减退,慢性下痢,逐渐消瘦、贫血,放牧时落群。病牛严重感染时出现前胃弛缓的症状;乳牛产乳量降低;孕牛易发生流产;叩诊肝浊音区扩大。当患畜肺脏被感染时,可发生咳嗽。
5、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肝肿大、出血,肝实质及表面有许多虫道,内有幼龄肝片吸虫;体腔内充满大量红棕色液体。一般慢性病例除消瘦、贫血外,主要是肝实质萎缩、变硬;胆管增生、内壁粗糙,胆管内充满虫体。 6、诊断 水洼地是肝片吸虫的滋生地,被感染的牛、羊表现为贫血、消瘦、可视粘膜苍白,根据此症状并结合放牧场地可作出初步诊断。采集患畜的新鲜粪便5~10g,用尼龙筛淘洗法或反复沉淀法可检出肝片吸虫卵,虫卵呈长卵圆形、金黄色,大小为116~132μm×66~82μm,可进一步确诊。 7、治疗 1)西药疗法。硫双二氯酚(别丁),可驱除成虫, 使用后有较强泻下作用,弱羊慎用。治疗患牛时的剂量为40.4~60.0mg/kg体重,1次口服;治疗患羊时的剂量为80.0~100mg/kg体重,灌服。六氯乙烷,以0.2~0.4g/kg体重的剂量计算,大水牛一般用50.0~60.0g;黄牛一般用20.0~30.0g;羊一般用10.0~15.0g。由于六氯乙烷是粉剂,使用时可把药放在斜口竹筒内,筒内先置适量的水,灌药时可1人帮助牵牛鼻,把牛嘴打开后,1人把竹筒往牛口里灌,借竹筒的水把药冲入其食道内。此药副作用小,但喂后有减食现象,个别牛较容易出现肚胀(可缓慢自行康复),一次喂药驱虫率达75%左右。 2)中药疗法。可用赤芍22g,贯众、木通各19g,槟榔、龙胆各31g,泽泻12g,厚朴16g,豆蔻13g,甘草9g,水煎服。犊牛、羊用量减半。 8、预防 1)做好饲养管理。不去有利于淡水螺生长繁殖的地方(如水沟和潮湿低洼处)放牧和割草,尽量在干燥、不利于淡水螺生长的环境中放牧,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2)做好饮水管理。给牛、羊等反刍动物饮用清洁的井水、自来水或流动的河水,忌饮用草塘水或脏水。 3)做好驱虫工作。肝片吸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和带虫者。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措施,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驱虫的时间与次数,必须与流行地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对牛、羊等反刍动物各进行1次驱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