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稀损失 1、蛋壳质量下降。 2、严重消化不良,导致饲料转化率大大下降。 3、消化率降低导致能量、营养、微量元素及钙磷等等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 4、缩短高峰期长度。 二、拉稀病因 1、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始拉稀,用药物控制效果不良,高峰后期可自行恢复。 但鸡群转化率较低,高峰期较短。 2、病理性拉稀:鸡群感染疾病后出现拉稀现象,严重影响产蛋率及蛋壳品质。 3、中毒性拉稀:持久性拉稀,且伴随有黑色粪便排出,同时伴有易惊、啄毛、啄肛等现象。 (一)生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a 、育成期间饲料中麸皮添加量过高。(一般不超过5斤) b 、石粉(贝壳)过渡的太快,或早期添加量过大。 c、产蛋鸡产第一枚是一生中最大的应激反应 d、气温升高时,鸡群饮水量增加,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 (二)病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a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b 、各种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引起的肠炎。 (三)中毒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一般鸡群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金属类中毒、食盐中毒等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三、防治措施 1、减少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育成期麸皮尽量不要高于5斤, 添加石粉或贝壳时续慢慢过渡,不得一次性添加。在105 天鸡群达到标准体重时(2.5斤左右)及时添加,每周添加量增加1% ,至产蛋增至10%添加量到8%。 2、搞好防疫及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疾病发生率,防止肠道疾病。 3、当鸡群发病时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激发大肠杆菌及肠道疾病。 4、提高饲料(如:玉米、豆泊、鱼粉、棉泊等等)的质量。减少慢性中毒的可能性。 5、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消化率,减少肠道疾病发生。 6、刚开产的鸡室温不高时可适当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