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鸡产蛋问题 1.蛋壳质量差:白皮蛋、沙皮蛋、软皮蛋、畸形蛋、血斑蛋占1%。 2.产蛋率偏低:产蛋率为90%。正常情况下,200日龄鸡只正处于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5%左右。 剖检变化:卵泡变形、充血;输卵管变粗,管壁很薄,内有大量分泌物,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初步诊断:由蛋鸡输卵管炎引起的蛋壳质量变差及低产蛋率。 综合对策:抗菌药+多维+生命素+增蛋素。 1.抗菌药:治疗输卵管炎,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或环丙沙星)等。若同时兼用抗病毒病中药,效果更好。 2.多维: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3.生命素:1袋(500克/袋)拌料500斤,配合药物饲喂3天~5天,能够缩短治疗周期,保肝解毒,加速病后健康恢复。 4.增蛋素:输卵管炎治愈之后再用“增蛋素”1袋(500克/袋),拌料1000斤,5天~7天蛋壳质量改善明显,两周后产蛋率开始上升。 二、预防蛋鸡输卵管炎引起产蛋问题 1.致病因素:禽舍卫生条件太差,泄殖腔被细菌(如白痢沙门氏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污染而侵入输卵管,这是此病的主要诱因。若饲喂动物性饲料过多,产蛋过大或产双黄蛋,有时蛋壳在输卵管中破裂,损伤输卵管,亦可引起此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D、E等均可导致输卵管炎。另外,鸡群爆发病毒病时,也可继发此病。 2.临床症状:鸡群外观一切正常,但产蛋无高峰,蛋壳质量差。病禽主要表现为疼痛不安,产出的蛋壳上往往带有血迹。输卵管内经常排出黄白色脓样分泌物,污染肛门周围及其下面的羽毛,产蛋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禽开始发热,而后热退,痛苦不安,呆立不动,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有的腹部靠地或昏睡,当炎症蔓延到腹腔时可引起腹膜炎,或输卵管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3.剖检病变:主要是卵泡变性、变形、充血、出血、坏死或萎缩;输卵管水肿、变粗,内有大量分泌物,腹膜发炎、充血、浑浊,严重的卵泡掉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与腹膜发生粘连或腹腔肠道、脏器发生粘连;腹腔积有浑浊液体,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当表现卵黄性腹膜炎时,输卵管壁会变薄,内有异形蛋样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状。 4.预防措施:加强鸡舍消毒工作,改善鸡舍卫生条件。 防止水源的污染,注意饮水的卫生和消毒。 注意饲料配方要均衡营养。产蛋高峰期避免各种应激。 可定期用一些抗输卵管炎的中药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