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由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种败血性传染病,以发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
推荐阅读:溶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一、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突然抽搐,全身肌肉发抖、震颤、流口水、呻吟、吼叫,10~20分钟死亡。 2、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丧失、反刍停止、鼻干燥、眼结膜潮红、咳嗽不止,有时鼻流泡沫鼻液,流口水、呻吟、腹式呼吸、肌肉发抖,粪便初为褐色粥样,后期为水样含有黏液,气泡和血有恶臭味。 二、剖检 病死牛皮下出血,胸前部炎性水肿,有黄液流出,肺部气管内有泡沫,心外膜、肺外膜点状出血,脾点状出血,髓质软化呈泥状。 三、实验室检验 1、取急性死亡病牛的J心血、肝脏、脾脏用革兰氏染色,瑞氏染色镜检,革兰氏染色片中呈现多量两端钝圆、两极浓染、蓝色短杆菌。 2、无菌条件下,急陛病死牛的心血、肝脏、脾脏接种培养基,37℃24小时叵温下观察,均出现轻微混浊。 3、取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瑞氏染色镜检,发现与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染色镜相同的两极钝圆、两极浓染的短杆菌。 4、取培养物0.2毫升,接种于小白鼠腹腔,20小时小鼠死亡。剖检小白鼠可见心外膜点状出血,病理图片镜检发现与病死牛相同的细菌。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和动物实验,可确诊为牛急性败血型巴氏杆菌病。 四、防治措施 1、病牛隔离饲养。 2、药物治疗 ①2%氧氟沙星针剂每公斤体重3~5毫克肌肉注射,复方庆大霉素针剂肌肉注射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 ②10%石灰水消毒圈舍,每日2~3次。 ③乳酸环丙沙星粉剂全群饮水。 ④注射牛出败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