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猪水肿病的诊治
作者:共进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30 13:40:22  文章录入:zyc1212  责任编辑:liubiao
    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是断乳小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发病多,特别在气候骤变,阴雨季节和饲养条件突变易引发本病。 
    一、症状:发病的小猪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正常。眼脸、结膜、两耳增厚,颈、胸、腹部皮下水肿,触之有波动感,两前肢或后肢不能站立或爬行或麻痹,步态失调,继而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如游泳状,呼吸初快而浅,后深而慢。有的小猪呈兴奋状,反应过敏,共济失调,口吐白沫,叫声嘶哑,最后全身抽搐而死,病程1-2天。
    二、病情变化:体况营养良好,结膜苍白。剖检以胃壁水肿,大肠系膜水肿和肝、脾、肺以及眼睑、下颌间隙等皮下组织水肿最为突出,胃底粘膜弥漫性出血,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胃大弯部水肿直径达3厘米,水肿厚度达2-3厘米,切开水肿部,可见粘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无色或黄色或红色,大肠系膜似胃壁水肿,水肿部触压有波动感,充满黄色水肿液,回盲瓣水肿,周围盲肠壁有浅表溃疡,心包、胸腔、腹腔有积液,无色或黄色或红色,暴露空气后凝结成胶冻状。膀胱粘膜也有轻度充血;脑硬膜下充血,水肿。
    三、诊断:
    1、无菌采集猪的肝、淋巴结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培养12小时后,在培养基上形成凸起,光滑湿润的灰白色菌落。钩取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可见麦康凯培养基上,有光滑湿润凸起粉红色菌落形成。
    2、取培养物抹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菌体为单个或成连接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四、防治:
    对发病猪进行了隔离治疗,对未发病猪进行预防。对病猪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升和维生素C每公斤体重0.15毫克,同时配合肌肉注射真安菌素每公斤体重0.1毫克,速尿10毫升,口服痢特灵200毫克,每日两次,连续3天,并对全群猪进行了饲料调整,同时加强圈舍清扫和消毒,经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病猪好转,2天后基本康复,其他猪也未发病。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对症治疗,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环境的应激,定期消毒,以保仔猪正常生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