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沙门氏菌病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该病以下痢为主要症状,又称为牛副伤寒,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的犊牛,表现发热、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肠炎、腹泻、败血症经过,一般于5~7日内死亡。成年牛的症状多不明显,表现高热、昏迷、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很快出现下痢,孕牛可发生流产。舍饲青年犊牛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 (一)发病原因 1.成年牛。病畜和带菌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水、胎衣排出病菌,污染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牛,鼠类可传播该病。大群饲养时,发病率较高。 2.犊牛。新建牧场引进的感染犊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此外,过度人工化的饲养环境;或为了早期肥育而使犊牛在未充分摄取母乳的情况下就与母牛隔离;长途运输期间,都可能促使犊牛发生同居感染并促使感染恶化。另外,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好,长途运输、疲劳饥饿、内寄生虫、分娩、手术、母畜缺奶、新引进牛未实行隔离检疫等,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 (二)发病机理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动物机体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病原菌常经消化道感染,从肠黏膜上皮入侵,到达血液和网状内皮细胞,引起心血管系统、实质器官和肠胃等病理变化。病变的发生同沙门氏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有关,其中主要的有脂多糖、肠毒素等。脂多糖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杀伤作用,并引起宿主发热、黏膜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循环衰竭等中毒症状,甚至休克死亡。肠毒素可导致肠炎和腹泻的发生。 (三)症状和病变 1.成年牛。感染后呈现血痢、败血症及妊娠后期的散发流产。常以40~41℃高热,昏迷,食欲废绝,脉频数,呼吸困难开始,体力渐衰。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后12~24小时,粪便中带血块,不久变下痢,粪便恶臭,含有纤维素片,间有黏液团或黏膜排出。下痢开始后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病牛可在24小时内死亡,多数在1~5天内死亡。病期延长者见脱水、消瘦、眼窝下陷、可视黏膜充血和发黄,病牛有腹痛,怀孕母牛发生流产(从流产胎儿检查可发现本菌)。一些病例可以恢复,还有些牛呈隐性经过,仅从粪便排出病菌,但数天后停止排菌。主要病变为出血性肠炎及肺炎的病理变化。 2.犊牛。随着感染菌型不同,病情也不一样,3周龄左右多发。经2日或数日潜伏期后呈现食欲不振、拒食、发热、卧地不起、脱水、消瘦,迅速衰竭,急性病例常于2~3天内死亡,尸检无特殊变化,但从血液和内脏器官可分离出沙门氏菌。多数犊牛在出生后10~14天以后发病,病初体温达40~41℃,24小时后排出排恶臭的水样便乃至黏液和血液的下痢便,有时死亡率可达50%,有时多数病毒可恢复,病期长的腕关节和跗关节可能肿大,还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 (四)主要病变 1.剖检变化。犊牛的急性死亡病例,多数出现败血症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实质脏器肿大、空肠回肠弥漫性充血,常见脾脏萎缩及脱水症状。在急性病例的心壁、腹膜及腺胃、小肠和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此外可见肝色泽变淡,胆汁浓稠而混浊,肝脾有时有坏死区,关节内有胶样液体。 2.组织学变化。有小肠卡他性炎症、肝脏网状内皮系统伤寒性结节以及各脏器血栓形成等。 诊断:检出沙门氏菌是最确实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采病畜的血液、内脏器官或流产胎儿内容物等材料做沙门氏菌分离培养。 (五)预防治疗 1.预防。在犊牛自然抵抗力产生之前,分成小群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将由于感染犊牛和污染饲料造成的外来传播途径控制到最低限度,也可减轻其危害。一旦发现病情,及时隔离病牛、停止引进犊牛、消毒等措施,尽可能将长期带菌牛检出予以淘汰。另外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如肌肉注射牛副伤寒氢氧化铝菌苗,1岁以下每次1~2毫升,2岁以上每次2~5毫升。 2.治疗。虽然具有抗药性的病原菌多,但在病初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死亡率。治疗该病可选用经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也可应用磺胺类药物。但不能使已感染的牛完全清除病原菌。犊牛脱水症状严重的,需使用止泻剂和补液等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