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发生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据报导,东南亚、中近东、非洲和中南美各国均存在本病,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欧诸国无本病发生。 一、病原体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为细小、两端钝圆的球杆状或短杆状菌,大小为1-1.5 μm×0.3-0.6 μm,多散在、无运动性、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体液涂片或新分离的菌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兰染色后镜检,见菌体多为两极浓染,又叫两极杆菌。用印度墨汁染色时,可显示清晰的荚膜。兼性厌氧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长成水滴状、圆形、半透明小菌落,不溶血。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不分解乳糖,以区别溶血性曼氏杆菌(原名溶血性巴氏杆菌),该菌也常感染牛,引起肺炎或败血症。在普通琼脂上形成细小透明的露珠状菌落;在普通肉汤中,初均匀混浊,以后形成黏性沉淀和菲薄的附壁菌膜;明胶穿刺培养,沿穿刺孔呈线状生长,上粗下细。有荚膜的菌落较粘稠,斜光镜检可见虹彩荧光。多次传代后分离株易失去荚膜,其致病性也减弱,菌落也变成无色,在斜光下镜检时可见蓝色荧光。本菌触酶、氧化酶和吲哚反应阳性,还原硝酸盐。脲酶、VP和MR试验阴性。本菌在SIM培养基上呈硫化氢阴性,而在铅糖试纸培养基上为阳性。根据菌株间抗原成分的差异,本菌可分为多个血清型。用被动血凝试验对荚膜抗原(K)分类,可分为A、B、D、E、F共5个血清型;用凝集反应对菌体抗原(O)分类,可分为12个血清型;又有人将二者进行组合、分成目前的15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的(O)抗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K)抗原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牛的血清型多数为6:B、6:E,我国近年来也分离到了A血清型菌株。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环境中2~3 d内死亡,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 d,在腐尸内能存活1~3个月,阳光直射下数分钟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杀死,2 %~3%火碱水和2%来苏儿在短时间内即可杀死本菌。 二、流行病学 (一)易感动物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不分年龄均可发生。牛群以黄牛、奶牛易感,其中青、壮年奶牛最易感,牦牛发病较少见。 (二)传染源病牛和带菌牛,病原菌主要在病牛的肺组织、胸腔渗出液和气管分泌物中,从呼吸道排出体外,急性菌血症时,也可经尿、乳汁排菌。有的病例愈后15个月甚至2~3 年还可带菌和排菌。 (三)传染途径健康动物的呼吸道内带菌,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不适、圈舍潮湿、拥挤、营养缺泛、长途运输、过度劳役、寄生虫病等使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可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传染。患病动物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向体外排出大量病原菌,污染圈舍、用具、饲料和饮水,健康动物经消化道感染;或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及吸血昆虫的传播发生传染。 (四)流行特点新疫区多为爆发形式,老疫区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发生。据报导,外表健康的牛上呼吸道带菌率为1.5%~44.3%,发病率为30%~60%。本病的发生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骤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体温失调,抵抗力降低,是本病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另外长途运输或频繁迁移,过度疲劳,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也常常诱发此病。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5 d,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但败血型以猝死为特征,而水肿型和肺炎型是在败血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临床上以肺炎型为主的混合型最为常见。 败血型病牛常突然发病而死亡。表现体温升高,达41℃~42℃,心跳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随后开始腹泻,呈粥样或水样,粪中混有黏液或血液,并有腹痛,不久体温下降而迅速死亡。病程很短,为12~24 h。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疗牛就死亡。 水肿型常发热,精神沉郁,反刍停止,流涎,流泪,流黏液样鼻汁,下颌和颈部发生炎性水肿,水肿还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常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后期倒地,体温下降,最后窒息死亡。病程为数小时至2 d。 肺炎型主要是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呼吸促迫,继而呼吸困难,严重的头颈前伸,张口呼吸,黏膜发绀;流泡沫样鼻汁,有时带血,后变黏液脓性;咳嗽,胸部听诊有啰音,有时听到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区,触诊有痛感。病初便秘,后期腹泻,粪中有血,有恶臭味。病程为3~7 d左右。病死率高达80%以上。 四、病理变化 败血型主要是败血症变化。即全身浆膜、黏膜、皮下、肌肉等均有出血点,内脏器官充血,肝及肾实质变性,脾有出血点,但不肿胀,淋巴结充血、水肿。胸腔内积有大量渗出物。 在急性水肿型病例中,颈部、下颌及胸前皮下高度胶冻样水肿,切开后水肿部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并伴有出血,切面流出深黄色透明液体,胃壁、肠道浆膜和黏膜及心肌等部位有充血和出血点。
肺炎型(胸型)除具备败血型变化外,主要病变是大叶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积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和胸膜覆有一层纤维素膜,心包与胸膜粘连;肺脏间质水肿增宽,双侧肺前腹侧病变部位质地坚实,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并见有不同肝变期变化和弥漫性出血景象,不同肝变期还杂有坏死灶或脓肿。病程较长者见有肺充血、水肿。有时还有纤维素性腹膜炎,胃肠卡他性病变,脾脏几乎无变化。 五、诊断 诊断时应具体分析各牛场情况,如有无引进外地牛、有无巴氏杆菌病史、饲养管理状况如何等,结合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再确诊。有条件的牛场可作细菌学检查。 1.临床综合性诊断。牛巴氏杆菌病败血型在皮下、肌肉、浆膜、黏膜均有出血点,胸腔内积有大量渗出物,脾有出血点,但不肿胀。水肿型的肿胀部主要见于咽喉部和颈部,为炎性水肿,硬固热痛,但不产气,无捻发音,常伴有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的症状与病变。肺炎型是纤维素性大叶性胸膜肺炎病变。 注意与炭疽、气肿疽及牛肺疫等病相区别。炭疽病牛死前常有天然孔出血,呈暗紫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脾脏肿大2~3倍,血涂片染色镜检有粗大带荚膜的炭疽杆菌。气肿疽多见于4岁以下的牛,肌肉丰满的部位肿胀,手压柔软,有捻发音,病变部肌肉切面呈黑色,海绵状,有气泡,酸酪味。牛肺疫病程较长,肺大理石样变特别典型,病原为牛胸膜肺炎霉形体。 2.病原学诊断。无菌采取病牛生前的鼻腔拭子液进行细菌分离,或采取急性病死牛的肝肺等脏器、心血或颈部水肿液等。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瑞氏染色镜检,应为革兰氏阴性或两极浓染的球杆菌。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清晰的荚膜。同时接种鲜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 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细菌特征﹑溶血性,并染色镜检。 生化试验可知,多杀性巴氏杆菌在48 h内可分解葡萄糖﹑果糖﹑单奶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鼠李糖﹑菊糖﹑水杨苷和肌醇可产生硫化氢,能形成靛基质,MR 和VP 试验为阴性。接触酶和氧化酶试验为阳性。溶血性巴氏杆菌不产生靛基质,能发酵乳糖产酸。能发酵葡萄糖﹑糖元﹑肌醇﹑麦芽糖﹑淀粉;不发酵侧金盏花醇﹑菊糖和赤藓醇。动物试验常用小鼠和家兔。实验动物死亡后立即剖检,并取其心血和实质脏器分离和涂片染色镜检,若见大量两极浓染的细菌即可确诊。 3.血清学诊断。可用被动血凝试验﹑凝集试验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群和血清型,用间接血凝试验测溶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根据生化反应鉴定该菌的生物型。 4.分子诊断。可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进化保守基因16S rRNA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合成引物,通过PCR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鉴定分离株,确定该菌株的荚膜血清型。 六、治疗 当发生本病时,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对病牛和可疑病牛进行治疗。早期应用对本菌敏感的抗菌素,如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及磺胺类等药物,但晚期和重症病例难以奏效。如有条件,则用高免血清或与上述抗菌素同时应用,效果更佳。辅以抗炎和解热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和氟胺烟酸葡胺等,支气管扩张药物选用氨茶硷、氨双氯喘通等,抗组织胺药物可选盐酸扑敏宁等。由于巴氏杆菌-肺炎型经常会导致肺水肿,因此治疗时可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0.5~1 mg/kg体重),加入10%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还可应用强心药、血管扩张剂和皮质激素等。当咽喉部和颈部水肿严重,引起呼吸困难时,可给予输氧,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以减轻症状。 七、防疫措施 本病主要是在不良因素诱发下,牛呼吸道常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大量繁殖,并侵入下呼吸道而发病。因此,平时改善舍内的通风和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尿,以减少舍内的湿度,避免通风不良、拥挤和寒冷等诱因,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新引进的牛要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证明无病时混群饲养。对疫区每年应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1次,体重200 kg以上的牛6 ml,小牛4 ml,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力可维持9个月。也可用当地分离菌株作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进行预防接种,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一旦发病尽早确诊,对病牛和疑似病牛严格隔离。选用对本菌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必要时用高免血清或菌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改善舍内的通风,加强消毒,尸体要深埋或高温处理。对污染的厩舍和用具用3%氢氧化钠、5%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