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价格反弹在意料之中 】
商务部近日发布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数据显示,8月20日至26日,粮油肉蛋普遍出现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8%,牛肉、羊肉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0.6%和0.2%;花生油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5%,菜籽油、豆油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0.3%和0.2%;18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2%;鸡蛋零售价格更是比前一周大幅上涨了3%。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此次粮油肉蛋出现反弹其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用对此过于担心。他分析,此前无论是猪肉价格还是鸡蛋价格都经过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回落,所以在这样反弹的背后既有季节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此前的跌幅已经比较大,已经给养殖户造成了损失,此前国家也进行了收储的行动,特别是冻猪肉收储的行动,所以此次反弹也在预料之中。
“物价并不是越低越好,物价水平应该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搭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大家担心物价反弹,但是如果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物价倒是下降了,但同时也造成就业和收入的下降,那就更麻烦了。所以不应该只关注物价一个指标,而要关注经济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合理。
【 成本上涨是主因 】
“粮油肉蛋价格的再次上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赵锡军分析认为,从日前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其它的指数都是往下走的,唯有一个采购的购进价格指数是上升的,这就说明企业购买生产资料的价格是上升的。农业也是一样,从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上涨,到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等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涨,因此成本的上升是关键因素。此外,近期全国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也会对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这也造成了粮油食品价格的再次上涨。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粮价的大涨也带给国内粮油上涨的压力。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是大豆的主要进口国,美国大旱使得大豆出现了严重的供给短缺,而且有很多人买大豆不是要吃大豆,也不是用来生产食用油,而是要把大豆转变为乙醇,用作新能源,因而造成了大豆价格的上涨,食用油价格也随之上涨。此外,全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救市投放了大量资金,我们注意到很多金融资本在投机食用油,把它先买下来囤积,让市场价格涨到天上去,然后再卖以赚取巨大差价。所以我们现在发现的很多商品的涨价,不是正常需求导致的涨价,是有投机因素在里面的。
【 遏制通胀预期是关键 】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控制食品价格的上涨呢?孙立坚认为,控制的关键就是要遏制通胀预期,要把老百姓预期未来食品要涨价的念头打消,局部出现的价格上涨一定要引起重视,涨价的苗头只要一出来就要打下去。他建议,首先应尽快动用我们的储备,尤其是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的,有着巨大储备的垄断企业在这个时候必须动用他们的储备,不要等价格涨起来才把手里存货投放出来。其次,要坚决打击囤积。最后,要向老百姓宣传我们的粮食储备是非常充裕的,从而打消老百姓对物价将来要上涨的预期,尤其是跟民生相关的局部物价上涨要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才能遏制全社会的通胀预期。
对于此次食品价格上涨对物价产生的影响,鲁政委分析,如果说要让食品对整个物价形成比较明显的推动的话,最重要的背景还是要看国内的经济增长。如果说国内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这种传导的速度就会比较快;如果说国内的经济增长不太强,比如说还是目前8%以下的状态,我觉得我们不用过于担心这些食品价格的上涨能够很快的扩散,成为全局的价格上涨,这样可能性还是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