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12年我国肉牛饲养及屠宰加工行业发展情况研究分析
作者:牛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3 20:01:56  文章录入:hbxmfw_bj1  责任编辑:hbxmfw_bj1

 

       自农耕文明以来,中国的养牛业一直以役用为主、肉用为辅。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浪费、促进秸秆循环利用,政府积极倡导农村秸秆养牛,养牛饲养成本下降,农户养牛热情有所提升,这些变化推动了我国肉牛行业的迅速发展,并带动肉牛屠宰、牛肉加工行业的发展。

  不同于国外的大规模饲养方式的是,我国活牛饲养方式以广大农户分散饲养模式为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草地质量不断恶化、草场资源相对不足,不具有发展“草原型现代
畜牧业”的基础条件;而美国式的“大规模工厂化畜牧业”尚未普及。并且,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所以在这种国情条件下,决定了我国肉牛养殖以广大农户分散饲养为主。

  中国活牛饲养总量较大,肉牛饲养由西北牧区向农业经济优势区域转移,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北、西南四个肉牛产业带。根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1991 年全国活牛存栏量为10,459.2万头,1999年达到了12,698.3万头,占同期世界活牛存栏量的10%;由于屠宰量的持续增加,2000年以后我国活牛存栏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2010年我国活牛存栏总量为10,626.4万头,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养牛国家之一.

  与存栏量的小幅下滑相比,近些年我国活牛出栏数量迅速上升,1991-2010年全国肉牛年出栏量由1,303.9万头上升到4,700万头,年复合增长率达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同期肉牛屠宰加工行业发展迅速,牛肉产量从1991年的153.5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653.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产量占全球牛肉总产量的近10%,成为继美国、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此外,我国牛肉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 4.4%上升到2010年的8.24%。

  欢迎继续关注本网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