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奶源国,但奶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市场三分之二的奶制品需要依赖进口。国家统计局分布的信息显示,去年中国牛奶产量为3656万吨,以当年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占奶为27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8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称:“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提高乳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在张仁武看来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提高苜蓿草等精粗饲料的产量。“中国有多少苜蓿草,决定养多少牛,继而决定中国人是否能喝得起牛奶,喝得上好牛奶。”而到美国种植苜蓿草返销国内,就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在2008年前,围绕如何提高中国牛奶品质,业内有发展秸秆畜牧业和优质粗饲料畜牧业两种观点,但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前者的声音明显削弱。“可以预见的未来,苜蓿草将肯定供不应求,对于从国家的角度,应该把苜蓿草当做战略物资。”扳着指头,张仁武算了一笔账,“美国3亿人,需要7000万吨苜蓿草,中国13亿人,现在仅能提供优质苜蓿草十几万吨,这个缺口有多大,看数字就知道了。”
张仁武透露,目前中国有奶牛约1300万头,其中大多数奶牛在农户手中放养,真正规模化养殖的只有200万头。而缺乏集约化的规模养殖是目前中国原料奶品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降低成本,必须提高奶牛的单产量。”作为业内人士,张仁武坦言目前国内奶业的监管力度和管理水平都已经相当高,最大的问题还是饲料和环境因素带给行业发展的困扰。“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国内没那么多好草。”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仁武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来。“我们不怕竞争,中国的草业发展需要竞争,中国的奶业需要专业化分工。”指着身旁一大片绿色的苜蓿草,张仁武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奶业的出路,可能就在这些草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