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乳业危机公关: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杜佳音  文章来源:本网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28 10:11:25  文章录入:muye  责任编辑:muye
    这段时间,蒙牛、伊利、光明这乳业三甲,贝因美、皇氏、卫岗等二线品牌,乃至雅培、明治、高培等真真假假的洋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搅入漩涡,互联网上充斥着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乳品质量曝光信息。

  在危机公关方面,上述乳企的策略却大相径庭。向左走?向右走?留在公众心版上的企业形象自然也各不相同。

  绝大多数的乳企通常都选择“向左走”,是先以澄清的名义辩解,以道歉的名义安抚,再用“拖”字诀耐心潜水,等候消费者健忘指数提高,直到在海量的信息中渐渐转移了自己的关注视线。这类手段,在大牌乳企中已是屡见不鲜。譬如不怕开水烫的蒙牛,继续保持“善牛”“伟牛”的姿态,从一个危机漩涡卷入另一个漩涡,以足够的耐心等待公众的视线风云变幻;譬如一贯“高大全”的伊利,在“汞超标事件”中的官方回应却让人大跌眼镜,一句“鉴于国内外尚无乳粉中汞含量限量的标准,我公司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有效防范风险的态度”,以高姿态成功地将自己的企业形象打入谷底。

  光明选择的却是“向右走”。

  在近期并不太平,一连串经历了上海“液体渗入事件”、安徽“学生加餐事件”、广东“奶酪黄油抽检”。虽然都远远算不上安全事故,但不凑巧攒到一起也会让人心下惴惴。不过,其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却未因此大受亏损,优倍销量经过短暂下滑之后很快恢复正常,且发展势头迅猛,学生奶依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奶酪和黄油则未出现波动。证券市场上,光明乳业股价在短跌之后也很快回升维稳。这佐证了光明乳业所采取的堪称与业界潜规则 “背道而驰”的危机公关策略颇有成效。

  关于危机公关的理论纷繁复杂众说纷纭,但成功的案例通常是五大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给态度、给速度、给事实、给答案、给服务,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来龙去脉孰对孰错,而是建立在尊重消费者心理需求基础上的态度。

  光明乳业出人意料地在第一时间发出两封致歉信,深深触动了消费者内心那个最柔软的部分。

  没有丁点延误,抢在四五个小时之内就完成几桩大事:启动售后服务反应机制和产品追溯系统,展开一线调查、留样检测、市场终端取样检测,核查实情后立即主动发表官方声明,关怀与致歉先行,第一时间下架回收相关批次产品(甚至包括检测合格的产品),介绍详情并公布善后方案和处理进展。此后又跟进通报,告知权威机构检测结论,再次致歉并落实整改。

  没有任何推诿,没有任何狡辩。千余字的光明乳业致歉信,除了“给速度”“给事实”“给答案”“给服务”之外,通篇频繁出现“致歉”“整改”“承担全部责任”、“恳请监督鞭策”等等与态度密切相关的字眼,流露出的是一颗真切悔改的诚心,赢得的则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双重信心。

  只是,当前乳业江湖更流行让媒体“失语”的危机公关策略:或走“白道”以维稳和谐为由强令媒体闭嘴,或走“黄道”砸出大把银子让媒体免开尊口,或走“黑道”威胁利诱迫使调查记者退却,外加“黑公关”删帖趟浑水多管齐下。貌似可以“一统江湖”,但却无法遮住公众蔑视的眼神。

  相形之下,虽经风波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没有减分反而加分,光明乳业所采用的“诚速度”危机公关策略,足以为业界一枝独秀的漂亮样板。其实并非风景唯有这边独好,更多的是“敢不敢”“愿不愿”的问题,而前者的根基是需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后者是对自己的信仰有信心。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前者用手投票,对后者用脚投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