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平素来被称为生猪之乡,很多乡村的农户都有养猪的传统。可在当时,在养猪户中流行一句话:3年养猪,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张大眼告诉记者,“由于养猪户规模小、资金有限、疾病风险控制能力低、市场信息不灵通,所以经常导致养猪户赚不到钱甚至赔钱。” |
从散户养殖、无序发展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从传统弱势产业到现代优势产业,高平市生猪养殖产业经过20多年的不断摸索试验,趟出了一条崭新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目前,高平市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市,全省“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县、第一养猪大县,同时还是受到国务院表彰的生猪基地示范市。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千头以上猪场288个,其中万头猪场16个,规模养猪占80%以上。2011年,全市生猪出栏135万头,产值突破20亿元,为农民提供收入 9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736元的12.4%。
小规模养猪户“淡出”
规模化催生循环模式
华康猪业有限公司坐落于高平市寺庄镇寺庄村,公司从1987年就开始建场,董事长张大眼亲身经历了小规模养猪户的喜怒哀乐。
“高平素来被称为生猪之乡,很多乡村的农户都有养猪的传统。可在当时,在养猪户中流行一句话:3年养猪,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张大眼告诉记者,“由于养猪户规模小、资金有限、疾病风险控制能力低、市场信息不灵通,所以经常导致养猪户赚不到钱甚至赔钱。”
正如张大眼所说,因为市场价格忽涨忽跌,有时候农户出栏一头猪要亏200多元,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坚决退出。小规模养猪户的逐步“淡出”,导致高平生猪养殖量总体急剧减少。
“正是这些小户腾出的空间才使养猪大户有了更好的扩张机会。生猪是我们高平的传统产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散户养殖、无序发展,生猪产业并未形成优势产业。面对产业小而散的局面,面对‘一煤独大’、农业薄弱的现状,我们认识到,只有把生猪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谋划,上升到政府层面来推进,促进规模化养殖化发展,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提升。”高平市委书记谢克敏介绍说。
高平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提出,高平生猪产业发展要走两条路,一条是与大企业合作,提高生猪品质,实现高端化发展;一条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循环化发展。通过这两条路径,力争使生猪产业在县域范围内自我消化、自我发展、自成体系,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让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越走越宽。
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思路,华康猪业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投资改造,不断延伸生猪产业链,现已建成一个日产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站、 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亩苗木基地,形成了养猪——三沼(沼气、沼液、沼渣)——发电——蔬菜大棚、苗木种植的现代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张大眼的儿子、华康猪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忠子承父业。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公司的现代化电子监控室,透过大屏幕,记者看到:猪舍分工明确,现代化畜禽空调保育舍、先进的育肥舍、地暖、饲料自动输送系统一应俱全,全程自动化和无公害化的特点,一目了然。
张志忠说,在如此舒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猪,个大、瘦肉率高,当然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目前,华康公司年可出栏13000头商品猪、种猪 10000头,带动全市养猪户1500多户,实现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华康”牌高平生猪,现在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造就市场制高点
叫响“高平生猪”品牌
除了华康猪业有限公司,高平市还有一大批生猪养殖大户,已经或正在形成规模化养殖和园区化养殖。
凯永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是由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而来的,目前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园区规划总占地1600亩,总投资5.3亿元,是集规模养殖、设施种植、沼气生产、休闲采摘、旅游度假、科学教研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
凯永养殖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刚介绍说,目前公司建成一期工程占地600亩,完成投资2.6亿元,年出栏1万头种猪,2万多头商品猪,建成温室大棚200多栋。二期规划占地1000亩,投资2.7亿元,计划建设日光大棚350栋,兴建30万吨饲料加工车间和120万公斤的食用菌加工基地,项目完成后总产值达16亿,直接带动周边农户8000多户。
“我们的凯永商标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得到了市场认可,农业部也进行了无公害蔬菜的农产品质量认证。”郭建刚自豪地告诉记者。
正易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赤峰,原本是一位化肥厂的下岗职工,公司成立于1996年,十几年来经过先后3次大规模改造、扩张,目前已发展成为环保型花园式现代化种猪场。公司采用了国内成熟的先进生产工艺流程,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引进了丹麦高级B超和背膘测定仪,标准化生产贯穿整个生产全过程。
“我们公司有11个分场、2个养殖小区,年出栏生猪6万头,外销生猪16万余头,销售总收入可达6-10亿元。今年我们还和北京第五肉联厂签订了30万头的生猪合同。”贾赤峰指着沙盘模型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还是全省的沼气培训基地,这种猪—沼—菜的循环发展模式非常经济。”
品牌决定产品的话语权,品牌造就市场的制高点。历经多年艰苦创业,高平生猪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的精彩转身,“凯永”、“正易”“华康”等品牌生猪,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目前,高平市正对现有品牌进行优势整合、品牌再造,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全力打造“高平生猪”统一品牌。
如果说凯永、正易、华康是走自主品牌之路,那么雨润集团高平新胜公司就是沿循着另外一条高端化发展之路。
雨润食品是国内肉类的名牌产品,2007年10月,高平市政府与雨润集团合作兴建高平新胜公司,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200亩,项目于2010年5月8日投产后,可形成日屠宰量3000头,年屠宰生猪200万头,加工冷鲜肉15万吨,产值20亿元的规模。该项目不仅进一步推进了高平优质生猪基地建设,而且对高平生猪产业的品牌发展更是锦上添花。
完善生猪产业链条
大力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山西神隆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仓库里,一袋袋包装完好的饲料堆放整齐。“这就是我们生产的仔猪婴幼儿奶粉,仔猪断奶后吃上它,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让小猪长得更好看。”总经理朱立明笑着向记者解释说,“我们公司主要做动物副产品的深加工,通俗点说就是通过高端科技把猪血分离成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然后将这些蛋白粉掺进猪饲料中,从而提高小猪的成活率。”
神隆氏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50亩,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完成,2011年8月正式投产,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万元,安排就业100余人。今年二期项目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动物源性蛋白生产基地,每年可转化生猪720万头,可年产规模活性肽800吨,血浆蛋白粉1000吨,血球蛋白粉3000吨,血红素120吨。
“现在全国市场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我们公司今后将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朱立明说。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必须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循环的方式延伸农业。这是高平市党委政府的共同理念。近年来,高平市在发展生猪产业时致力于“两端延伸”,不断完善生猪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生猪产业的附加值。
谢克敏说,所谓两端延伸,一端是产前延伸。主要完善四个环节内容:一是利用高平的玉米优势,与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河南中州凯凯等饲料企业合作,建设4个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二是与特驱集团合作,筹建一个30万头种猪基地,与杰隆集团合作,建设10万头无抗猪基地;三是利用生猪粪便,建成沼气站26个,使8万农民用上清洁能源;四是利用沼液、沼渣,发展设施农业1万余栋、果品2万余亩,形成完整的产前循环链。另一端是产后延伸。主要完善三个环节:一是与雨润集团合作,建成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二是分别与德力斯集团和特驱集团合作,建设熟肉加工项目;三是与杰隆集团合作,建成了5000 吨猪血加工项目;同时还将与唐山隆德集团合作,建设高档骨瓷项目。通过产前、产后的两端延伸,高平市将打造从玉米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沼渣利用到生猪屠宰、熟肉制品、猪血猪骨加工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迈进、低效益向高产值的质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在日前召开的国家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研讨会上说,我国人均年肉类消费量在60多公斤,发达国家超过100公斤,中等发达国家在80-100公斤,所以养猪是个很有市场潜力的产业。以往那种小规模、散养式发展模式已远远落后,目前高平市养猪产业的规划思路是以规模化、品牌化、工业化来发展,这一点非常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大好。
采访行将结束时,高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小清表示,下一步高平市将继续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循环式发展的模式,紧紧围绕“高平生猪”这一品牌,坚持走高端化和循环化两条路径,力争到“十二五”末,高平市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产值达24亿元,生猪加工产值30亿元,安排劳动力4万人,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