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养殖场户越来越强势,经销商怎么办?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网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9 10:33:56  文章录入:xiaoyuwanyouxi01  责任编辑:xiaoyuwanyouxi01
    目前,在兽药行业厂商户三者的博弈中,养殖场户越来越强势。面对这种处境,经销商特别是零售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那么,经销商出路何在?

  前题:规模养殖是大势所趋

  规模养殖是大势所趋。现在,养鸡户不赚钱就不养鸡了,其实很多赚了也不养了。我们算算养殖户的账,对这一点就能认识更清楚。作为经销商,特别是现在做经营的,要通过算账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一定要记住,并不是养鸡的都是我们的客户。

  养鸡户的收益等于收入减去投入。

  投入方面:5000只鸡的鸡舍,一次性的投入至少在5万以上;同时一般情况下,鸡苗是赊不到的,根据前三年的大概均价,按每只2.5元计算,这又需要投入5000×2.5=12500;其余的饲料、兽药、技术支持等等假如都能赊,也就是一批鸡的最少投入是62500元。而人工方面,养5000只一般就把夫妻两人都栓住了,他俩别的活都干不成了。

  收益方面:按现在的饲养模式,每批5000只鸡,一年养6批鸡,按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平均水平估算,赚四批,平均每只鸡赚2.5元;赔2批,每只鸡赔1.5元。同时,按养殖技术比较高的估算,成活率95%.这样的话,一年下来的毛利润是5000×95%×4×2.5-5000×95%×2×1.5=33250元。

  现在,假如这对夫妻不养鸡了,他们去给别的大鸡场打工。由于他们养过鸡,同时按今年雇一个农民工的行情看,平均一天日薪至少80元,一个月他俩的收入就是2400+2400=4800元,按他们每年干10个月计算,他俩的打工收入是48000元。

  与此同时,他们原本投入在自己鸡场的62500元,一年存银行的利息有3000元;如果是投入民间借贷,至少有6250元的收入。

  所以,这对夫妻不自己养鸡,不承担投资和养殖的风险,他们一年的收入至少有48000+3000=52000元。这远远高于其自己养鸡一年只能挣的那33250元。

  因此,很多小养鸡场就是赚钱也不再养鸡了。或许,养鸡户不会把账算的这么细,但是他们心中有个谱。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肉鸡行情是一种例外。今年一只鸡赚8块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这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一个行业利润越高,进入的就越多;进入越多的话,利润就会降下来。因此,将来的肉鸡行情波动幅度不会像历史那么大。

  我算了算,日工资到了80元的时候,批规模在5000只以下的养鸡场都会倒下。

  当日工资突破100~120元的时候,10000只以下的养殖场都会倒下,除非这个养殖场是全自动的,所有的一个人都能管理得了。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工资要翻一番,也就是到2015年,日工资最少在150元,有可能达到200元。这个时候5000只鸡的肯定不能养。

  这是经济学不可磨灭的规律,并且这个规律无处不在。这个大趋势是我们改变不了的,这就是天。如果逆天而行,天就会惩罚我们。比如,天要下雨,我们就要提前打个伞;不拿伞,就是跟天作对,至少淋透你。我们不能改变下雨,但可以改变不被雨淋。因此,顺着天意,改变自己,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难题:养殖场户越来越强势了

  经销商现在感觉到生意不好做了。以前,啥也不懂,结果生意做的很好;现在,啥也懂了,却越懂越不明白,兽药也卖不了。

  比如,以前同农民很好打交道,你说什么,他听什么;现在是你说什么,他反而对着干,他认为“跟你对着干,可能还行”.

  现在做放养的也很难。其实,放养就是经销商的一个变种,但更有权威,更有垄断性。现在的农民,赊了你的鸡苗,赊了你的饲料,最后鸡卖给别人了,你说难受不难受。这不能说普遍,但在每个地方偶尔发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再比如,以前一家一户的养殖场都逐渐消失了,而养1万只、3万只鸡或者是养5万只鸡以上的规模场老想跟厂家直接打交道,拦都拦不住。

  同时,大型养殖场大量用兽药原料,这个又怎么办?《兽药管理条例》41条中规定: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原粉很稳定,但是直接用,一方面搅拌不均匀;另一方面药物不经无水葡萄糖等的分散和引导,不仅容易刺激胃肠道,还导致药物吸收效率不高。但是讲这些都没有用,有做放养的大型养殖集团对下面培训时,要求:第一,如果可能,尽量用原粉;第二,一只鸡的药费,原则上不超过一元钱;第三,尽量不要和经销商打交道,他们的提供的产品价格太高。

  对策1:建立标杆养殖户

  兽药零售商具有地域优势、服务优势,那么从战略定位上,首先要在其能辐射的小范围中精耕细作;其次是进行差异化战略,也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而最容易做的是人的不一样;最后,要在专业方面下功夫。

  现在,建立标杆养殖户比较重要。建立示范养殖户,就一定要真正的建立,不能马马虎虎的,全部凭感觉。

  第一是选择示范户。

  示范户的选择标准:在当地养殖户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说会道,不能一上台,什么都说不出来;爱占小便宜,愿意说话;愿意合作。

  第二是达成示范协议。

  提供的产品价格要优惠,能免费送更好。但从实践中反馈来看,免费送的一般不当回事,几乎拿不出实验数据;花了钱的,都能拿出数据,所以一定要钱。如果“第一批实验结果好,第二批免费”,这种情况下,因为想着第二批免费,一般会认真做。

  第三是专业人员定点服务。

  这里的专业人员要懂治疗,更要懂饲养管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熟悉环境,事先考虑,制定以预防为主的用药程序,统计数据,并且一定要用事实说话。

  在某个养殖场中做实验,简单的送药过去,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在实践中,甚至有技术员把实验药倒掉,过几天告诉你说,效果不好。做实验肯定会增加技术员的养殖工作劳动力成本。因此,他们在理论上都是抵制的。所以,不能指望养殖场户的技术员提供可靠的数据。

  如果可能的话,要自己派人下去,并且还要同场里的技术员提前打好关系。如果这个做不成,千万别做实验,你肯定成不了。不管老板怎么强硬,老板跟你的关系怎么好,老板再怎么安排,但是老板不可能去喂鸡,不可能去做记录,他一转身就完事。

  有时候,要去没有技术员的养殖场。有技术员的养殖场,你做得越好,原来的技术员对你的抵触越强烈--因为你越好,就意味着他越不好。

  如果可能,采取对比实验。但这里面有个问题,规模养殖场中,同一鸡舍里面水线分不开。如果不同鸡舍之间的对比,又没有任何可比性。

  第四是得出结论。

  结论必须务实而不务虚,千万不能说假话,并且一定要用数据说话,比如采食量、日增重量、死亡率、总重、用药成本,最终得出饲养的效益,这是主线。然后分析数据和对数据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制定下次如何改进。

  第五是推广。

  推广工作包括数据整理发表、宣传、复制模式。

  在建立标杆养殖户中,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如果试验组比对比组成本高,按对比组结算;如果实验组比对比组成本低,则按实验组结算。总之,反正不能让养殖户赔。

  对策2:规模养殖场的开发思路

  一、    养殖市场的分析

  动保产品的用户:第一是合同用户,如河南大用、河北秦皇岛正

  大等;第二是养殖公司,主要是农户+公司,同合同用户有点类似,但是规模更小,架构更简单;第三是大中型养殖场,对肉鸡来说,至少批养殖量在5万以上;第四是市场网络。

  在2010年以前,主要是市场网络,这是悲剧市场。因为付出的成本很大,实际的收益很低,累的半死,赚个辛苦钱;并且在这个市场中,有大量的治疗争议;零售商在这一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并且只是解决了零散养殖户治疗的问题。

  在市场网络中,厂家和商家只能通过杀价、促销、疫情、满足通路去暂存。大家只是在通路上做文章,而没有在最终用户身上做文章,因此只是一种库存转移。与此同时,还会陷入“动保行业的生存就在于养殖户的鸡生病,养殖户的鸡不生病,我们就活不了”这样一种怪圈中。

  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反省动保产品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动保产品的核心作用是“全方位最经济解决养殖保健安全服务过程”.也就说,我们尽量不要让养殖动物得病。当然,不得病是相对的,减少了就成功了,这就是我们的市场法则。所以,我们应该给养殖场保驾护航,并把一切工作做在事前。

  从目前看,中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公司是未来的客户。规模养殖场真正竞争的是饲养工的水平。因此,管人的水平才是养殖场的核心竞争力。很多规模养殖场亏损,不是饲养管理水平不行,而是管人的水平不行。不会管人,就永远不会管鸡,这个很重要。

  比如,养5000只鸡,是个体户自己干,是管鸡,这时一只鸡可以赚10块钱;养20000只鸡,就是你盯着别人干,一只鸡可以赚2块钱;养50000只鸡,靠饲养工自己干,你盯不过来,只能靠教育,一只鸡可能亏2块钱;养100000只鸡,你干不过来,盯不过来,也教育不过来,这个时候只能听天由命,那你不赔怎么着?

  因此,要教技术场长怎么管人,要把工作汇总到管人。养殖场的核心是养人,会养人的才会养鸡。

  与此同时,随着从吃饱阶段向吃好阶段转变,食品安全这一锤子最终一定会砸在我们兽药生产和使用环节上,特别是使用环节。因为即使生产出合格的兽药,但并不意味着就能生产出来合格的肉鸡。比如,很多兽药在肉鸡中的休药期是28天,但是有些养殖场户连28个小时都做不到。

  5年后,当我国GDP再翻一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进入吃好的阶段,而吃好首先的就是安全。所以,生产也好,经营也好,使用也好,从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总结:规模养殖场开发的一个中心、二个关键、三个问题

  一个中心:无论是什么样的养殖场,帮他们提高效益,这是核心。

  二个关键:第一是养殖场场长的忠诚度。如果养殖场场长,尤其是技术场长不忠诚、不敬业,经销商水平再高都是做不好这个养殖场的。第二是老板的信任和胸怀。做养殖场要比做散养户难得多,养殖场一般是不轻易换药的。小养殖户是听经销商的,但是在养殖场,经销商要听他们的。

  三个问题:第一是老板担“心”;第二是场长趋“利”,这个利有真正的利,也有养殖场的效益。技术场长有基本工资,也有效益提成;第三是商家帮效益,这一点,在下面的内容中将进行详细说明。

  养殖场开发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养殖场的利益有两部分,一个是养殖场本身利益,一个是关联者的利益。

  养殖场本身的利益也就是卖猪、卖鸡赚的钱。而影响养殖收益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幼畜、饲料、兽药、饲养管理和市场行情。这里面,兽药经营者难以影响市场行情、幼畜、饲料等,但是在兽药、饲养管理方面可以有一定的作用。

  在兽药方面,一个是兽药的品质,一个是兽药的价格,最终也就是性价比的问题。

  在饲养管理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管理体系和饲养工。

  管理体系方面包括预防体系(免疫、消毒、保健、预防性用药)、日常管理、疫病处理。

  在预防体系中,着重于产品和模式。现在兽药厂提供的模式多是从第一天到出栏都是自己厂的药,这是没有意义的。

  在预防体系中,最大的难点是当时无法判断结果,第一次打交道时,对方丝毫不信任你。

  这里面,消毒方案的难点在于除价格和使用外无法比较效果优势。这时的具体方法为:切实可行的方案,高端产品比价格,低端产品比效果。通过产品使用的方便性,价格及使用前后灭菌效果的对比来具体评价产品及方案的优势。

  保健方案的难点在于感觉投入较大,实际效益没有非常可靠的评价体系,无法做到合理的评价。应对的具体方法是:同样的环境下的对比试验,试验之前的承诺(如果试验效益更差则弥补损失)。

  在日常管理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管理者的水平。而兽药经营者同管理者聊天时,主要聊饲养管理技术、企业管理,但不要谈产品。在同管理者交流过程中,难点在于兽药经营者不仅要精通理论,更需要有各地的实际经验,同时还需要决策者的支持。比如,河北、山东的大肉食鸡42天出栏,东北要49天,江苏要45天,广东三黄鸡要80多天,而817要35天的小鸡。因此,江苏的经验不能在山东用,山东的经验不能在河南用。

  在疫病诊疗方面,主要靠产品和兽医的技术水平。难点在于,一次失误,信誉尽失。具体的应对方案为:尽量寻找有专职技术人员的养殖场,和技术人员在情感和利益方面建立牢固的关系。

  而饲养工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责任心和饲养水平。一个水平很高,但是责任心不强的饲养工不一定干得好。有时候,水平不高,但是责任心很强的饲养工反而能干的很好。因此,针对饲养工,主要依靠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饲养管理水平。但是饲养工接受能力差,改变慢,同时对培训有抵触,因为增加了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决策者可能对此不重视。

  关联者主要是决策者和一技之长者,他们的收益一个是工资,一个是非工资收入。如果这两者做不通工作,养殖场的业务就比较难开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