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种猪场。
现代牧业自动挤奶转盘。 当前,我省畜牧业正处在以散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向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型时期。怎样抓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实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值得思考。合肥市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短短几年时间,创造了令人惊羡的“合肥经验”。
招大商引“龙头”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6月27日,细雨蒙蒙。在肥西县花岗镇慈山村广东温氏集团安徽分公司的标准化鸡舍里,上万只鸡精神抖擞,显得朝气蓬勃。养鸡户伍文梅轻轻动一下自动喂料装置,不到二十分钟便可完成全部喂料。 “我负责日常照料就行,其他均不用操心。 ”她说,去年纯利润净赚十万元,对于留守在家照顾老幼的她来说,不啻是个福音。广东温氏集团2007年来皖投资发展畜牧业,目前在皖投资超过8亿元,合作养鸡户1200多户,养猪户800多户。公司采取“统一标准建设饲舍、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管理、统一回收销售产品”的“五统一”模式,与农户签订合同,带动农户发展“公司+农户”模式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深受欢迎。童岗村养鸡户梁先道笑得合不拢嘴,他养鸡十几年,最多时养过10万只鸡,但亏多赚少,市场风险大。加盟温氏后,收益稳定,一年就能赚足40多万元。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状况,合肥市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广东温氏、伊利集团、现代牧业、江苏立华、安徽和威、安徽安泰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来合肥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现代牧业在合肥市肥东县已建成存栏2万头奶牛的标准化牧场,其规模和标准堪称世界一流。长风农牧、安泰、温氏、立华等公司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种猪场、种鸡场,和威公司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肉鸡场及加工厂。
“这些规模大、标准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已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合肥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管理树立了新标杆,极大地提升了合肥市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合肥市畜牧水产局畜牧业发展处副处长于乐说。去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21个,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28个。规模养殖场(户)超过1000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65%,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合肥市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版块。肥东县以生猪、奶牛、商品鱼养殖为主,肥西县以家禽、生猪、黄鳝、泥鳅养殖为主,长丰县以奶牛、生猪、家禽、黄鳝、龙虾养殖为主,庐江县以生猪、蛋鸭养殖为主,巢湖市以生猪、湖羊、麻鸭养殖为主。
在现代牧业集团肥东牧场,记者遇上了前来考察参观的阜阳市阜南县畜牧局局长蔡金辉。“4台转盘式挤奶机,一次挤80头奶牛,一天挤两次,一天能挤280-300吨左右的奶。 ”听着牧场工作人员杨浩的介绍,蔡金辉叹为观止。他告诉记者,皖北地区以传统畜牧业为主,小规模、家庭式养殖占多数,产出率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合肥通过招大商推进规模发展、标准化生产的做法值得借鉴。
产学研有力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畜牧业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我省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差距。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省提高产量的技术多,改善质量、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少;外来引进技术多,自主创新技术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的成果少;教研推联动机制尚不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广东温氏安徽分公司,记者看到,一个国际化的技术研发中心正在筹建。据分公司总经理苏松光介绍,研发中心将引进国外专家,专门研究猪病禽病防控、食品安全检验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计划明年投入运作,届时将服务于整个华东地区各家分公司。
“通过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借助华南农业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温氏实施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养殖业的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三大核心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丰硕成果。 ”该公司技术总监廖理克说。
“1.2万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场,只需一个工人负责便可有效运转。 ”安徽和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程凌云说,科技创新和进步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公司应用的都是国内一流的先进技术。位于肥东县新城经济开发区的子公司和诚公司,养殖场全部采用机械化自动喂料系统和自动加温设备,劳动生产效率由原来人均饲养肉鸡不到1万只提高到了8-10万只。
“坚持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综合竞争力。 ”合肥市畜牧水产局畜牧业发展处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合肥市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大大提高了产业素质,全市养殖业科技人员达5000多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在良种培养、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森科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场,长风公司、安泰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提高养殖技术和饲料料肉比能有效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合肥市给我省其他一些地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董卫星说,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生产力,能使经济效益加速放大。皖北地区可以从提高科技利用率入手,找寻畜牧业转方式的突破口。
做强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 做大做强产业链,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的长久之策。
在安徽和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室内温度恒定在15摄氏度,工作人员身着全套防护衣,正手脚麻利地对机械化流水线上经过清洗、消毒、预冷等一系列环节处理的肉鸡进行分割。
“年肉鸡屠宰加工能力为2.4亿只。”程凌云介绍,近几年,子公司和诚已发展成为集种禽繁育、肉鸡饲养、食品加工、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正与上海的食品龙头企业合作,往熟食加工领域拓展。
采访中,有养殖企业负责人坦言,曾经对加工领域不屑一顾,后来在禽流感来临时吃尽苦头,遍寻各地的加工厂央求代为加工。对此,董卫星说,“加工”环节是重要的“调节器”,养殖企业将链条延伸到加工领域,能有效应对养殖环节的市场波动因素,收放自如,并能反哺养殖基地。此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容易创出品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
做大做强产业链条,离不开政府优化服务环境做保障。 “集团之所以将研发中心选在安徽,关键一点是看中了政府支持力度。 ”广东温氏安徽分公司负责人坦言。
2008年以来,合肥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对种猪场,新建并从国外引进原种猪3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一次性补助200万元;新建并存栏600头以上纯种能繁母猪,以生产二元杂交母猪为主的祖代种猪场,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新建并存栏200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父母代种猪场,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新建并存栏3000头以上的能繁母猪父母代种猪场,一次性补助150万元。
“合肥市专门成立了独立机构,即畜牧水产局,强有力的行政推动能力为改善畜牧业的服务环境奠定了基础。 ”董卫星说。
规模化养殖必须有效解决用地难题,为此,合肥市畜牧水产局积极协调解决规模养殖用地。占地2000多亩的现代牧业肥东奶牛场和占地400多亩的伊利集团长丰奶牛场,所用土地均是由新农村建设点上调整出来的。与此同时,他们“牵线搭桥”,常年邀请各方面专家对规模养殖企业传授畜禽良种引进与繁育、生产过程管控、疫病综合防控、饲舍设计建造、养殖污染防控等知识,帮助企业全面了解掌握标准化规模养殖内容和要求。
在发展现代畜牧业过程中,合肥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动物卫生监管机构,从源头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小区)的管理,对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登记造册,划分责任片区,确定监管责任人,采取定期巡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等办法,强化对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疫病防控与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处置等方面的监管,着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生产全程标准化。
“与十年前相比,合肥的畜牧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跨越,去年全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5%。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奶牛存栏量以及产业的集群集聚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均位居全省首位。 ”董卫星说,从发展养殖业起步,逐步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肥畜牧业的崛起历程,对实现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