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中国本土乳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上升。然而,一个令消费者不断忧心的现实是,伴随着洋奶粉的大幅涨价,国内乳制品的价格也在一路走高,但安全质量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可以说中国乳品安全之路,遍布着重重荆棘。
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基于标准先进、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有保障、加工技术装备先进、国家监管系统完善,因此,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然而,一些主流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70%的网民对乳制品的安全持怀疑态度,甚至部分网民嘲讽协会仅仅是民间组织,没有权威发言权。
不可否认,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业在各个环节上加强了对乳业的监管,正因如此,这几年我国的乳制品安全有了相对较好的表现,然而,市场上不时传出乳制品的安全问题。问题更多是出在奶源上。这主要是因为产业体制内部旧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完全根除,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主要问题是目前国内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很快,但仍有70%为小规模和散养。由于我国奶业产业联结机制不合理,奶农与企业主仍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上仍是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而且奶农弱势地位仍未改变,不仅承担养殖经营风险,同时还独自承担市场风险。这就为奶源的安全埋下隐患。另外,以新型奶联社、奶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出现,极大缓解养殖、加工环节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但是,合作社建立基础薄弱,缺乏必要资金投入,配套的服务设施落后。与养殖相配套的防疫、挤奶、饲料等服务体系仍未完全建立起来,奶农遭受自然与市场的风险依然很大。
除了上述老问题,新问题也不断出现。近两年,关于生鲜乳抗生素、重金属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和规范标准,同时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防疫上,频繁发生疫病,让奶农滥用抗生素,增大原奶中激素含量;饲料使用上,防范意识仍然薄弱,相关饲料添加剂使用混乱,存在间接污染奶源的可能。最重要的,长期以来,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让自然环境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无论是饲料、水源、土壤,甚至是空气都多多少少含有有害成分,目前,国内关于婴幼儿食品外源性激素问题的研究和标准还是空白。由于当前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因此上述问题目前还不明显。但是未来,这类问题恐将成为制约未来中国乳业安全的主要问题。
此外,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为了追求巨额的利润,越来越多的厂家陷入“盲目追求高端,跟风涨价”,甚至不顾百姓安全,采用不合格原料,皮革奶、明胶酸奶等伤害消费者信息不断出现,在削弱市场信心的同时,加剧了乳业市场的动荡,造成行业极大损失。
由于当前国内乳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即使国产奶粉质量好转,也难以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势必让国产品牌在狭小利润空间中徘徊不前。因此,要挽回中国乳业的声誉,政府、协会、企业要做的事还很多,中国乳业健康发展之路还相当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