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H7N9的反思:美味与安全何以取舍
作者:牧野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4 8:49:22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以往市场上活鸡现宰的情景,随着此次H7N9禽流感的到来,变成了一种回忆,众多证据让活禽市场成为此次疫情传播的众矢之的。但不去活禽市场,传统的生活、饮食习惯,又很难让人们短时间内接受现代工业化的“流水鸡”。禽流感时期,如何饮食,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疾风暴雨”后的上海
    “禽流感?现在已经没多少事了吧?”5月8日晚,上海。尽管雨早就停了,但宽阔的马路上,仍是一片湿漉。听到记者问禽流感的事,出租车司机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
    自4月20日通报了最新一例确诊新增病例,至今半个多月时间,作为此次H7N9发现最早的地方,上海一直没有通报再增病例。4月初那场冲刷了全国的“疾风骤雨”,在这个“风暴眼”似乎已归于平静。
    这位善谈的司机笑言,他觉得现在鸡肉“最安全”,理由很简单,“连没病的鸡都整天检查,处理掉了,哪还会有病鸡?”
    谈话到兴头上,司机又讲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好玩的事:4月初禽流感刚出现不久,他从火车站拉了三个南方客人,这三人都戴着口罩,并不停地向他打听上海禽流感的情况。“刚开始以为他们自己得了什么病,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害怕被传染。上海人都没几个戴口罩的,你说他们有什么好怕的?”说完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位司机的心态很乐观,但禽流感真如他所说的那样“没什么好怕”吗?2005-2006年前后,肆虐全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曾造成十几人死亡,受到感染或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难以计数的鸡鸭等被扑杀,禽流感的“狰狞面目”暴露无遗。
    随后,一首《鸡之歌》红遍全国,其中歌曲末尾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愿望:“2005年过去了,希望一切不美好都能过去。愿天下所有的小鸡,小鸭……都能健康成长。”
    这个愿望显然未能实现。今年3月底,上海宣布发现了全球首例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又一次肆虐袭来。
    正如有媒体报道,纵观近年接连发生的禽流感疫情,活禽(尤其鸡鸭等)大多成为禽流感的原发,扑杀、焚烧、填埋等防控措施成为常规性应对手段。但不管疫情如何,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人们始终要吃鸡肉鸡蛋。只不过,禽流感时期,如何吃鸡肉竟然变成一道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已经很长时间没吃白斩鸡了。”前述上海司机说,现在的上海市场很难再买到活鸡。其实,不独上海,全国各地活禽交易市场,都处在一片风声鹤唳中。
    坐月子吃不上活鸡了
    “已经转了整个市场,只找到两只活的,还是天价鸡。”谈起买活鸡难的问题,23岁的柴志华颇有共鸣。
    记者是5月10日在济南堤口路附近一家售卖农副产品的大型市场偶然遇到小柴的。
    柴志华说,嫂子最近刚生了孩子,由于身体虚弱,母亲差他到市场上买鸡,“说是炖了给嫂子补身子。”临行之前,母亲一再叮嘱,“要现宰的活鸡。”
    其实此前小柴已经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不少关于禽流感的报道,知道市场上的活鸡“可能不安全”,但他拗不过坚持认为“活鸡最补身子”的母亲。
    自此次禽流感事件爆发以来,关于如何吃鸡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内的专家们,给出的解答几乎一样:“煮熟的东西没问题。”
    但是,柴母显然忽略了专家们接下来的“更重要”的建议,“尽量不要接触活的鸟类,尤其是市场上售卖的活鸡。”
    小柴转遍整个市场,只在一个店铺附近见到两只孤独活着的芦花鸡,“以前有好多家卖鸡的,笼子里都是满的。”小柴说,这次他只见到一些空笼子。
    这两只鸡的主人也没在铺子里,附近帮忙照看的小贩告诉小柴,自从枣庄发现山东首例禽流感病例后,济南的这个市场上就“不再允许卖活鸡”。“原来以为只是买鸡的人会少,没想到卖鸡的连人都没了。”
    仅存的两只活鸡价格不菲,“25块钱一斤”,对此小柴有些不满,这与母亲此前交代他的六七元一斤的价格,有着太大的差距。
    小柴最终也没有买这两只鸡:“一是因为贵,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安全,暂时不买了吧。”

   可疑的活禽市场
    小柴的忧虑不无道理。
    “可以确定,人感染H7N9病例与活禽市场存在联系。”在4月25日-29日的五天考察中,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专家凯斯·汉密尔顿坦言,尽管目前要全面了解H7N9禽流感还“有难度”,但活禽市场无疑是此次禽流感病毒肆虐的“最大嫌犯”。
    汉密尔顿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除了上海确认的病例有人在含有禽流感病毒的场所工作外,北京市确诊的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女童姚某的父母也从事活禽贩卖工作,其他省份确认的禽流感病例,很多也与禽类接触或工作有关。
    “上海病例中至少有一半的病人有家禽接触史,在老年病例中,50%左右的老先生老太太喜欢亲自去买活鸡。”4月中旬进行的一场有关禽流感的科普教育活动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透露。
    “我支持永久性关闭活禽市场。”对于这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态度鲜明。在他看来,这次出现的H7,以及之前曾出现过的H5型禽流感,跟家禽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关闭这些活禽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
    但是,关闭了这些市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按照上海当地居民的说法,白斩鸡“最好是用刚宰杀的活鸡,煮到七八分熟的时候,味道最好。”据说一旦熟透,就无法品尝到鸡肉那种独特的鲜美味道。
    不过,近段时间市民从媒体上听到看到的更为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尽量少吃白斩鸡”。通俗的解释是,禽流感病毒“怕热不怕冷”。
    挣扎中的工厂
    “这次禽流感把我们害惨了。”5月9日,听说记者想来采访,尽管一再婉言谢绝,但饱受此次疫情冲击的聊城福瑞康食品公司总经理战红梅,还是忍不住抱怨。
    这家以宰杀肉鸡为主的企业,此前一年的交易额就能达到2亿多元,但此次禽流感危机中,客户却一度“门可罗雀”,由于产品滞销量太大,不得不“租用”别人的冷库存放。
    战红梅的遭遇绝非个例,据相关部门粗略统计,“目前山东省家禽业每天都要亏损3个亿,肉鸡消费减七成。”
    从小鸡苗进厂,到屠宰分割,再到加工运到超市,“对养殖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节点在20个以上。”谈到安全生产,山东潍坊一家大型肉鸡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对每个环节都了然于胸。但是,如前述的正规大型厂家,在如此严密管控下生产出来的鸡肉产品,到了市场上销售起来,却依然困难重重。个中原因,值得思考。
    5月7日下午,齐鲁晚报记者以购买活鸡为名,来到一家号称集畜禽繁育、生态养殖、配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的实体店,当时店里有两个人也在看货。 
    在装饰一新的店中,一位店员很明确地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是禽流感时期,他们不销售活鸡,但是公司生产的冷冻肉鸡系列产品“质量很好”。
    打开冰柜,记者看到装在塑料袋子里的冻鸡,上面写着“土鸡”“自然放养”等字样,包装很精美,但仔细一看,这些袋子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多为2013年的2月、3月,有一袋甚至是2012年11月生产的。
    尽管都在保质期内,但这些屠宰了两三个月乃至半年的鸡,其肉质口感与现宰的活鸡相比,肯定不一样。看到生产日期后,原本兴致盎然听店员介绍的两位市民很快就离开了。
    “现宰的肉质鲜嫩,冷冻后口感要差得多。”很喜欢吃鸡肉的济南市民王先生如此总结。除了口感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在制约着人们对冷冻鸡肉的兴趣。
    “不少老百姓信奉看见的才是最好的。”一位业内人士说,不少市民宁可选择菜市场的现宰鸡,也不愿购买超市里的冷冻鸡。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建议,使用一定的保鲜技术,在一定的温度下,“尽快将宰杀的鸡推向市场。”
    现在对于这些正在禽流感漩涡中苦苦挣扎的企业来说,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考虑“业务转换”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如何“活下去”。“这次禽流感带来的打击将会是长期性的。”山东一位大型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
    尽管在销售环节,活禽市场的散户不会对现代化正规企业的生产、销售造成直接威胁,但此次禽流感中,这些“散养的鸡”却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搅得整个家禽业不得安宁,以至于有人如此评论,“游击队拖累了大部队。”

   “关闭”不是唯一出路
    “不应把重点放在是否关闭养殖场或者禽鸟交易上,而是应当放在加强检测上。”对此,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潮潭认为,所有的活禽养殖都存在风险,靠单纯的关停,既不符合老百姓的传统习惯,同时也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郭潮潭的建议有两点,一是增强养殖户对活禽的定期检测,二是集中定点宰杀活禽。而要推行后一步,必须先改变公众“现吃现杀”的饮食习惯,这绝非易事。定点屠宰的鸡必须靠冷冻运输,这样一来,鸡的味道大打折扣,“无论口感还是营养,能有保证吗?”有网友质疑。
    此外,“定期检测能有保证吗?定点屠宰,会不会出现像‘瘦肉精’那样的食品安全事故?”该网友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忧虑。
    确实,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想让人们短时间内对食品企业建立起信任来,很难。
    “前段时间发生的速生鸡事件,让很多人还没有缓过神来。”一位长期关注此事的专家分析,尽管速生鸡本身可能没有多大问题,但却能重重打击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现在,禽流感呼啸而来,虽然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竭力用一种“正规、安全、卫生”的姿态,展示着正规化生产的“流水鸡”,不少人认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真正让以“善吃”闻名于世的国人全盘接受,恐非一日之功。
    鸡的困惑尚未解决,5月7日媒体上一则信息,又悄悄给养殖业的另一大户敲响了警钟:“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养猪场,感染流感的猪的数量正在增加。”人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如何吃猪肉”的难题?没有人能给出问题的答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