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菜篮子”安全供给工作意见 蔬菜鸡肉塘鱼和奶的自给率保持或达70%以上
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会
市政府常务会议昨日审议通过《广州市“菜篮子”产品安全供给工作意见(稿)》,到2016年,蔬菜、鸡肉、塘鱼和奶的自给率保持或达到70%以上,力争生猪自给率达到50%以上,自主供应率达到70%。
“保供给”
扩大生猪自主供应范围
据市政研室主任谢博能介绍,要确保“菜篮子”产品的安全供给,关键是要抓住“保供给、保质量和稳物价”三个主要环节。“自给是指市内生产供应,自主供应不仅包括市内生产供应,还包括市内企业在市外生产基地的供应,以及经认证的市外生产基地供应。目前,蔬菜、鸡肉、塘鱼的自给率均已经超过70%,主要是保持市内生产供应率的问题。”
最让人头痛的还是猪肉。2016年按1800万人口计算,广州一年要吃掉730万头生猪。而目前猪肉、奶的自给率较低,特别是生猪供应只有200多万头,如果要实现70%自主供应,必须在市内出栏量不低于365万头的基础上(详见链接),同时鼓励市内大型养猪企业在市外建设年供10万头以上的养殖基地,并在外地年供穗生猪135万头以上的养殖基地。
市农业局副调研员汤灵告诉记者,已与清远、湖南等地生猪养殖基地洽谈,奶的供应在从化青龙奶牛场2015年建成后,可达70%的目标。
《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市财政和农业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广州市农业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代补试行办法》,保证“菜篮子”资金及时发放到位。谢博能透露,将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争到2015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家,新增国家级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家,新增农业龙头企业上市3~5家;鼓励30~50家农业企业到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推动农业企业以多种形式融资。
“保质量”
300多个村设质量安检员
汤灵表示,广州将开展“菜篮子”生产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普查及修复治理,并向社会公布“菜篮子”产品禁种(养)区域,引导生产者在不适宜安全种养区域转种花卉苗木等非食用类作物,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环境达到安全要求。规范“菜篮子”生产基地及周边区域农药、化肥的使用,防止地块之间相互影响。
为确保“菜篮子”产品安全,提出了“逢出必检、逢入必验”的原则,在3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蔬菜主产区的村设置村级检测点,每条村配备质量安全检测员至少1名和速测设备一套,市、区(县级市)各分担1万元用于补贴劳务和耗材费用,区(县级市)组织选聘、培训、考核检测人员。检测点负责为村民提供速测,并发放产地标识和检测证明,严格把住“菜篮子”产品准出关。同时,明确了市场开办、经营者责任,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禁止没有经过检验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鼓励生产和经营单位引入政府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费用谁来“埋单”,谢博能说还需要再研究。
“稳物价”:农产品定点收购集约配送
农产品卖贱买贵,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零售终端的价差达2.5倍,如何不让菜价涨在“最后一公里”?《工作意见》提出,一是组织开展农产品定点收购集约配送试点,推动建立集收购整理、仓储保鲜、加工配送、质量可追溯于一体的城市“菜篮子”产品配送体系。二是推进大型连锁超市、肉菜市场与种植基地、农合组织对接,实施产地集中采购,提高直采率。三是加快网上交易平台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