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急剧下跌,养殖户普遍亏损,每头肥猪亏损两三百元;国家发改委宣布,全国20多个省份启动冻猪肉收储……”今年1月初以来,猪肉价整体持续走低,3月后继续下挫。养殖户喊亏,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稳定生产。不过,近日记者在南昌城区内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采访时发现,与生猪价大幅下跌不同的是,猪肉价降得并不明显,市民感受到的实惠十分有限。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
猪肉“涨价”过程
贩卖:每斤会加价0.3~0.5元
如今,江西生猪规模养殖占比越来越大,散养呈下降的态势。在省内,部分养殖企业(场)与屠宰场签订协议,宰杀后批发给各大超市、集贸市场猪肉经营户。但是,江西是生猪养殖大省之一,大量的肥猪要外调到省外,形成一批专门从事生猪贩运的商贩,凭着其掌握快捷的信息及销售渠道,从散养户、养殖企业(场)收购活猪,然后转卖到上海、浙江等省市。
南昌从事生猪贩运的谭顺告诉记者,做这行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就像炒股票一样,有低买高卖的时候,也会有高买低卖的时候。遇到肉价不断上涨,基本上赚多亏少;肉价缓慢下跌倒还好,就怕下跌过快,一天一个价,今天6.5元/斤收,可能次日送到屠宰场时只能贴本卖或亏损卖,除掉运费和其他开销,就会亏大钱。若某天屠宰场收到的活猪少,就可以高价卖,一旦多的话,就得低价卖。同时,运输过程中,在冷天还好,热天容易造成猪死亡,死的多亏损就越大。“供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在省内贩运,送到屠宰场,每斤猪价会加0.3~0.5元。”谭顺称,实际上猪价大起大落生意都不好做。
屠宰:每斤摊到0.1~0.2元
记者从南昌市商贸委了解到,目前南昌城区周边有6大生猪屠宰场,有的只负责屠宰,有的既屠宰又自销。有的猪贩委托屠宰场杀猪,自己批发;有的猪贩则将猪卖给下家,再转了次手。
南昌经开区一屠宰企业负责人郭经理称,每头生猪屠宰成本10多元至30元,主要看当日屠宰量,多的话屠宰价就低些,少就高,这主要考虑到相关的成本。平均下来,每头猪宰杀成本摊到肉价上,每斤在0.1~0.2元。
零售:每斤至少加价2元以上
新建县某大型养猪企业总经理徐平平称,如今生猪的品种不断进行改良,比较好的肥猪,100斤可以杀80~85斤肉,稍次点的为75~80斤。而据从事生猪贩运的谭顺介绍,若6.3元收购活猪,加上贩运、屠宰成本,每斤会摊到6.7~7元。200斤的1头猪,以杀出160斤猪肉计算,约合到每斤肉8.5元。一般情况下,批发给零售商,每斤肉又会加0.1~0.2元。
在南昌市红谷滩沙井农贸市场,一猪肉经营户告诉记者,从批发到零售,每斤至少得加价2元,才会有利可图,这已成行规。1天卖100多斤肉,有两三百元净收入,除掉摊位费等其他费用,每天赚200元左右。一般情况下,猪价高的时候,猪肉消费量就会有所下降,每斤肉会略多加点价;猪价低的时,消费增加,肉价下降幅度也会小。大体上,猪价涨1元/斤,肉价涨0.5元/斤左右;猪价跌1元/斤,肉价则只降0.2~0.3元/斤。
市民:感觉肉价没怎么降
3个月时间生猪价跌幅达三成,那集贸市场、超市里猪肉价如何?4月23日,在南昌市新公园路集贸市场,当记者问及最近肉价是不是便宜了蛮多?一位刚买完菜的市民说:“今天买了半斤精瘦肉,花了7.5元,这样的价格和1月份差不多,相差不超过0.5元。子排要18元1斤,猪肚每斤20多元,仍然比较贵,基本上没怎么降。要说便宜点的话,每斤五花肉、剁刀肉比年初少2元左右。”记者随机问5位买菜的市民,都说没感到肉价有很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