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猪价反弹力度不强 后市不容乐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3 15:20:35  文章录入:zhaoxiao  责任编辑:zhaoxiao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行情一直低迷不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目前正值冬季,渐到消费旺季,但预计近期猪价总体仍弱势难改,后市也不容乐观;当然,不排除在元旦、春节前后随供求关系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震荡反弹。

  猪价低位徘徊养殖效益下降

  今年受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全国猪价呈现持续下跌走势;与此同时,饲料价格却在节节攀升,使全国猪粮比价屡屡跌破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行业一直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据资料显示,今年1月初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在每公斤17.4元,到4月初跌至每公斤14.3元。5月份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逐渐缩窄。6月份逐渐企稳略升,但作为生猪养殖主要饲料的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受干旱天气导致的国际市场异常波动的影响而迅速飙升,至8月份达到高位。9月初,生猪行情出现小幅回弹。9月下旬以来,随着节前备货需求效应的减弱,生猪价格随即下滑。10月底,全国生猪平均价为每公斤14.70元。11月上旬,全国大中城市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主要是玉米价格持稳。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生猪价格回弹力度不足,玉米和豆粕等饲料价格虽受近期市场供给增加影响,价格出现小幅下跌,但前期连续上涨的累积使其仍处于高位。因此,在生猪行情持续低迷和高成本的双重挤压下,生猪养殖业整体效益明显降低。

  生猪产能过剩市场供应充足

  近年来,生猪存栏量稳定增加,终端消费市场长期低迷是猪价下滑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猪肉进口增量,市场供应充足,都给生猪行情带来一定的影响。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达5063万头,母猪存栏量达到近4年来的最高存栏量。从生猪生产关键要素来看,母猪所占生猪存栏比重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必然造成产能过剩。预计2012年中国猪肉产量将达5160万吨,进口量将达140万吨;而2012年中国猪肉的消费量预计只有5200万吨,供应量超过消费量100余万吨。

  造成今年生猪产能阶段性过剩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生猪仔猪成活率明显提高。由于去年生猪价格一路高涨,一些养殖户纷纷补栏,加之疫病得到较好控制,使母猪繁殖率、产仔成活率同比明显提高。全年补栏出栏均衡,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二是生猪生产未出现大起大落。今年,尽管全国猪价持续走低,但各地并未出现集中抛售和大规模宰杀母猪及清圈歇养现象,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不断增加态势,这说明养殖场户对待市场波动较为理性。政府对养猪业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扶持政策,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转型涉足养殖业者增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屠宰加工企业、资本大鳄纷纷涉足养殖业,已成为目前生猪产能增加的新生力量,对稳定生猪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四是进口猪肉对国内猪肉市场的冲击不可小觑。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保持成倍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猪肉进口量将达到140万吨。低价进口不仅对终端市场造成冲击,而且还影响到流通屠宰企业的实际赢利水平,从而影响收购、屠宰积极性。

  后市消费增加反弹力度不大

  近期生猪屠宰数量有所减少,肉价出现止跌趋稳迹象,猪价随之小幅回升。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已进入消费旺季,但由于反弹动力不足,后市不容乐观,未来生猪市场总体行情仍弱势难改。

  从市场供给看:目前母猪存栏量仍较高,预计2013年2月份之前,生猪市场供给总量将呈稳步增加态势,考虑到市场调节作用,生猪的出栏量增速较为缓慢,之后,生猪供给将逐渐趋于稳定。从市场需求看,今年受欧美金融危机继续恶化的不利影响,加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立冬后,本应是猪肉消费旺季,但猪价却连续下降。目前,随着深冬来临,市场本应出现转机,但如今价格上行态势也没有达到预期,这说明消费动力不足,也显示猪肉提供量仍然庞大。

  综合分析,由于目前猪源充足,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已达到高峰,供应不会断档,猪肉价格很难大升;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加之饲养成本上升,养殖户利润已缩水,价格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在排除大范围疫情流行的情形下,今年末及2013年第一季度生猪市场供给仍充足,预计全国生猪市场总体应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